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在开辟了人类大规模利用自然界资源的广阔前景、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由于其传统模式的先天性缺陷和固有弊端,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继而又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竞争风暴和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在寻求经济建设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与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解决之道时,迈克尔·波特提出通过“绿色竞争力”来化解僵局,唯有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突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瓶颈的约束,才能实现竞争主体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增强。对于城市来说,绿色竞争力意味着要加速推动城市竞争模式的转变,要求城市逐步从传统单一的市场竞争模式向市场与生态“双重竞争”的模式转变,在主要关注经济增长的传统竞争中引入更多的绿色生态成分,使城市在节约物资能源、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由于目前国内外有关绿色竞争力的研究尚还较少,对城市绿色竞争力更是鲜有涉及,但面对我国不断深化“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推进城市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本文以绿色理念和可持续思想为核心,以长沙市为例对城市绿色竞争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正确认识长沙市绿色竞争力水平,明确其绿色发展的优势、劣势、趋势和潜力,从而找准未来发展努力的方向和提高长沙市绿色竞争力的着力点。文章首先从绿色竞争力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在回顾国内外有关城市竞争力和企业绿色竞争力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对城市绿色竞争力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比传统城市竞争力做了比较研究;其次,构建了城市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个样本城市的绿色竞争力进行了量化比较分析,并详实阐述和细致分析了长沙市在各公因子上的排名情况,发现长沙市绿色竞争力与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相比较低;再次,结合定量评价结果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企业清洁生产和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影响长沙市绿色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沙市进一步提高绿色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