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股市几经波动,牛市和熊市频繁转换,兜底式增持最早出现于2015年牛市陡然转变为熊市的股灾时期。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A股市场一路高走,在2015年6月上证指数达到的最高点5178.19,然后迅速变脸,不到一个月便从最高点飞速下跌直至跌破3500点。面对急剧下降的股市,国家出于救市目的提出一系列措施鼓励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及董监高人员增持本公司股份。在此大背景下,腾邦国际最早提出兜底式增持,随后A股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效仿。自此之后,每逢股市大跌,兜底式增持便会涌现,在A股市场总共出现6次兜底式增持潮,进而形成“兜底增持”概念股,其中包含上市公司百余家。然而随着兜底式增持频现,种种问题也浮出水面,例如实际控制人真实动机不明、监管部门后续监管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极大影响市场投资者们个人利益。基于此背景,本文从理论出发,以骅威文化为案例分析对象,围绕兜底式增持这一资本市场行为展开分析,探究了兜底式增持背后动因及其产生的效应。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何为兜底式增持以及兜底式增持的发展历程、特点与类型,剖析了当今资本市场频现兜底式增持的一般动因,并从员工、实际控制人和公司三个角度阐明兜底式增持带来的各种效应;其次,以骅威文化为案例分析对象展开分析,从公司的基本情况入手,结合公司公告以及新闻资料,梳理骅威文化兜底式增持事件的整体过程,在此基础上,辨析骅威文化实际控制人发出兜底式增持的真正意图,并对公司实际控制人发出公告所带来的效应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相应研究结论与启示。在分析过程中,本文运用市场择时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结合相关数据分析案例公司实际控制人发出兜底式增持的动因,随后用事件研究法对兜底式增持带来的市场效应定量分析,并用定性和定量结合法、比较结合法剖析兜底式增持对不同主体的影响。通过对骅威文化兜底式增持的案例进行分析之后得出如下结论:(1)提升股价是骅威文化兜底式增持的最终目的;(2)兜底式增持仅能短期提升股价无法扭转长期下跌趋势;(3)兜底式增持对利益各方均有双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启示:(1)企业应完善应急规划以应对股价波动;(2)大股东应同步增持以增强股价提振效果;(3)监管部门应严格限制增持后大股东减持;(4)增加兜底式增持履行情况的信息披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