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采用经幼兔右侧髂外动脉或股动脉近髂外动脉处用微栓子栓塞法制作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动物模型,以观察其病理变化及相应的MRI和X线改变。2、通过40例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病例进行连续性MRI和常规X线检查,探讨MRI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方法、及股骨头骨骺最终坏死程度的预测,评价MRI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10只幼兔体重均在1.5-1.6公斤,雌雄不限,用YY0028-90型注射针经右侧股动脉或髂外动脉近股动脉处注入直径150um栓子,所有操作均在数码X线胃肠机透视下进行,每2只幼兔为一组,分别在术后1、2、3、4、5月处死做MRI和X线检查,以及病理检查,最后进行MRI、X线与病理对照研究。2、40例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病例,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4-15岁,平均8.2岁,单侧发病32例,双侧8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X线综合诊断并随访证实,40个病例均行MRI检查和X线检查,MRI检查采用TSE序列横断位和冠状位,T1WI(TR/TE=560/15-30ms、快速因子4),T2WI(TR/TE=1500/100ms、快速因子9),层厚:5mm,间隔:0.5mm;TSE序列矢状位T1WI(TR/TE=450/15ms、快速因子4),层:5mm,间隔:0.5mm;STIR序列冠状位(TR/TE=2100/150ms、TI=120ms),层厚:6mm,间隔:0.6mm,成像矩阵256*512,视野:28-32cm。X线检查采用标准前后位和蛙式位。结果:1、微栓子栓塞法可成功地制作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模型。10只幼兔中6只出现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征象,在早期即可出现骨骺坏死的病理表现,处死时间越晚,影像学上改变就越明显.2、MRI能较准确 儿童股骨头骨骰缺血坏死MRI实验探讨和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地反映股骨头骨髓的坏死情况及关节积液情况,根据骨髓坏死范围的 体积测量,MRI不仅可了解骨筋坏死的程度,而且对股骨头骨骰缺血坏 死早期病例,当出现软骨下骨折时,MRI可根据软骨下骨折线情况,更 准确地预测其最终坏死程度。故MRI不仅是诊断、治疗检测股骨头骨 骰缺血坏死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早期病人(有软骨下骨折时)骨朋最 终坏死范围进行预测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