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随着神经科学从实证的角度确立了早期学习和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以来,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政府在近些年也逐渐开始重视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特别是在2001年,国务院批准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发展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纲要在学前教育发展任务中,明确要求:“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这就意味着国家正式将0-3岁婴幼儿教育.列入到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之中。至此,中国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真正开始逐步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社会上各种类型的早教机构,如,早教中心、亲子中心、亲子园、亲子俱乐部、潜能开发中心等,不断涌现,但多数机构的师资匮乏,早期教育在管理、研究和实施方面均存在十分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绝大多数从业教师在0-3岁婴儿教育理论知识及教育实践能力方面都明显不足,缺乏必备的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很低。在我国学前教育师范院校0-3早期教育专业属于刚刚新设置的专业,相应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以及实践环节都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早期教育的质量。如何规范0-3早期教育市场,建立0-3早期教育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如何培养0-3早期教育的专业师资,国内的研究结果甚少,甚至为空白。因此,探讨师范院校0-3早期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力图为我国0—3岁儿童的教育教学和师资的培养、培训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性强的方案,促进我国0—3岁早期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对国内外早期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早期教育,探讨了早期教育对象、早期教育主体、早期教育内容和方法等的特殊性,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早期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师范院校0-3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目标的定位,深刻剖析了0-3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和核心素质,初步构建了师范院校0-3早期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