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性”版画展览研究——以全国版画作品展览(1954-2013)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881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展览作为文化发展的产物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将艺术家的创作和公众进行接触的特定而有效的方式。而版画展览作为其中的一种,它既是将艺术作品推向社会的媒介,也是记录不同时期版画发展水平和版画现状的里程碑。“全国版画作品展览会”作为集中反映新中国艺术创作时代风貌的重要平台之一,已经成为我国跨越年代最久、持续届次最多的专项美术展事;这项展览是目前国内展示规模最大、专业水平最高的版画展览,具有无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虽然不同时期所举办的全国版画展览无论从举办者、举办动机、作品题材、版画种类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全国性版画展览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  本论文以中国“制度性”的版画展览为研究对象,以“全国版画作品展览会”为个案,着重分析建国后的版画展览会与相同时期中国版画发展的关系。从全国版画展览史料的分析入手,廓清中国建国后所举办的制度性展览会的基本面貌,理清其发展脉络,阐明建国后的版画展览对中国创作版画发展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中国近现代版画展览活动的兴起。从“美术展览会”这一术语的出现着手,探究近现代美术展览会产生的源头,表述版画展览会兴起的原因以及其发展力量。第二个部分,研究的时间范围约为1949年至今,研究内容以全国版画作品展览为例,对全国版画展览的制度结构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探究,总结分析不同阶段全国版画展览的变化及其特点。第三部分,从社会层面、艺术层面及艺术家个人发展这几个方向,更为深入的分析全国版画展览所产生的效能,总结中国建国后版画展览会对于中国版画发展形态的意义及其不足与局限性。
其他文献
期刊
地域特色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智慧结晶和心灵感悟,是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不断总结积累、不断发展延续中产生的。地域特色文化现象与地域特色文化活动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无所不在,地域文化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一切造物活动均释放出地域文化的光芒。而今,现代科技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打破了地域文化的疆界,使文化在设计中的界限变得愈来愈模糊,文化的地域特色逐渐衰微。因此,设计的国际化与地域性是设计界及政企间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