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3-Th17-IL17A通路在STZ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45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证实 Th17细胞在 STZ诱导的视网膜病变的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阐明IL-23-Th17-IL17A信号通路通过血-视网膜屏障参与STZ诱导的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的单核细胞中CD4+IL17A+T细胞所占的比值。利用荧光定量 PCR在基因水平检测大鼠视网膜中IL-17A 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蛋白水平测定大鼠视网膜和外周血中IL-17A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HE染色评价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形态变化。同时,利用Evans-Blue评价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渗透功能。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STZ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4+IL17A+T细胞的比值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TZ大鼠视网膜和外周血中IL-17A蛋白水平显著增加。然而,玻璃体腔局部给予抗IL-23Rp19中和性抗体1周后,STZ大鼠的视网膜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之间变得更紧密,内皮细胞和微血管数量均显著减少。此外,玻璃体腔局部给予抗IL-23Rp19中和性抗体能显著降低STZ大鼠视网膜上IL-17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论:本研究深刻了解到IL-23-Th17-IL-17A信号通路对STZ诱导的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玻璃体腔局部给予抗IL-23Rp19中和性抗体能显著改善血-视网膜屏障的组织结构,这为STZ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局部给与抗IL-23Rp19中和性抗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人类发展指数预测:到2030年,每年将有超过2000万人被诊断出癌症。虽然癌症患者的生存率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而大大提高,但是癌症相关性疼痛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其中卵巢癌作为
目的:观察商陆水煎剂能否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蓄积,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并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建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代谢指纹的变化以及寻找子痫前期的生物标志物,为阐明潜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探索应用代谢组学方法诊断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 采用基于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