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的发展,阶级运动的爆发,经济、文化方面的理论储备以及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催生了福利国家。福利国家(WelfareState),是一种国家的形态,其政府在人民的经济和社会福利等行政事项中,扮演着推动和改革的关键角色。就消极方面而言,旨在祈求消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痛苦;就积极方面而言,则在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简而言之,福利国家是以具体合理的政策,全力推动国民最低生活保障及增进国民福利为主的国家。福利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的容纳和平衡了多种利益,是一个长期的公民权演进过程所达到的高峰。在公民权利的理念下,福利成为公民应享有的个人权利,国家必须履行其对公民的福利责任。现代福利国家的建立,是创造由国家保证公民社会权利的一种尝试,也是国家本身由政治国家过渡到社会化国家的结果。公民社会权利是建立普遍主义的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根据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域的不同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资格大体分为自由主义公民资格、传统公民资格和社会民主公民资格三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福利国家.本文分别以美国、德国和瑞典为例进行研究,探索福利国家同公民资格模式之间的关系。福利国家从建立至今,经过了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危机时期和正在经历的改革调整期。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目前所遭遇的危机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福利国家内部的政权合法性危机,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福利国家中的平等分配问题。不同的福利国家基于不同的国情,在面临福利国家危机时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政策。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所处的困境表现了资本主义公民资格的危机状况,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市场领域、国家领域和社会领域不和谐关系的体现。市场领域对公共领域和国家领域的侵犯,削弱了公民社会权利的基础。自由主义所推崇的个人至上的思想与福利国家所强调的公平正义思想是相矛盾的。现代公民资格缺乏对德行的追求,缺乏责任和自我牺牲的意识。解决公民资格危机的方法是回到古希腊的道德型公民资格理念中寻找思想资源。公民资格作为民主和正义的衍生物,除了国家的指导之外,需要公民的自律和合作。在比较了欧洲的福利国家制度,以及分析了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之后,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而言,建立一种保障公民权利的福利社会是未来的一种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