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ICI抑制技术研究与仿真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f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为代表的多载波通信技术以其高频谱效率、高效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优势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候选技术,其中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A(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FDMA,DFT-S-OFDMA)分别被IEEE 802.16e WiMAX、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采纳为接入技术。然而多载波通信系统对载波频率偏移十分敏感,尤其对于多用户并行传输的无线通信上行链路,不同用户的发射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偏移,这种由多个独立频偏导致的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问题较为严重,必须设计出高效的信号处理方法加以抑制;此外,在高速移动的无线信道下,由于多普勒扩展很大,信道将在一个多载波符号内产生时变,由此引起的ICI问题也将十分严重。本文着重研究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ICI抑制技术:第一章介绍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说明ICI抑制的重要性,并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分析频偏对多载波通信系统中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SIR)的影响,总结了已有的典型ICI抑制方法并指出其局限性。第三章研究上行多载波系统中的ICI抑制问题。首先针对OFDMA上行链路,基于SIR最大化的原则,提出一种新型的频偏补偿方法来抑制ICI;其次针对DFT-S-OFDMA,在频偏补偿的基础上,将剩余的ICI近似为高斯分布,看成是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的一部分,应用于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均衡,进一步抑制ICI;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提出的ICI抑制方法的有效性。第四章研究多天线多载波系统中的ICI抑制问题。首先推导了多天线场景下多频偏对系统SIR的影响;其次通过最大化SIR来进行频偏补偿,在此基础上将剩余的ICI近似为Gauss分布,应用于MMSE均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在多天线场景下的有效性。第五章研究高速移动信道下多载波系统的ICI抑制问题。详细描述了已有的各种方法的数学模型、基本原理、实现复杂度,并对误符号率性能进行仿真,为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第六章进行全文总结,探讨了多载波通信系统中ICI抑制技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新疆地产细穗柽柳Tamarix leptostachys Bge.嫩茎叶为实验材料,探索细穗柽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的方法。采用植物学和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细穗柽柳中黄
无人机机载视觉导航系统不受外界信号影响,自主性高,已成为无人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机载视觉导航系统来测量无人机的飞行速度。  论文在分析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2008年初,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启动4G系统IMT-Advanced的工作计划。作为4G技术的候选方案之一,LTE-Advanced由LTE发展演进而来,同时对系统各种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