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级工业社会的生产系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这个系统由人设计、创造,由人加入、操作,并由人修正和发展。这些都说明了工业社会中人力资源的本质:人决定工作。但目前对员工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却或多或少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流行的平衡记分卡(BSC)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都是将企业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后形成员工绩效指标,其逻辑过程是围绕工作进行的。因此,对员工绩效评价进行观念和系统的研究,以及方法创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员工绩效和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做了简要综述(第一章),探讨了目前在理论和应用上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员工绩效评价过分依赖战略导向;缺乏对绩效评价系统本身的研究;以及在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处理上,缺乏对群体绩效规律的分析。在对目前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提出“过程绩效观”(第二章)这一改进概念,认为员工绩效是围绕人的多维度的概念,员工绩效反映的是人与工作的结合程度,考核员工绩效应该从这一结合过程的环节入手。二是进行了对绩效评价系统的系统研究。研究分为理论基础(第二章)和详述(第三、四、五章)两个部分。理论基础部分从评价系统的逻辑基础、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结构、系统动力学分析以及系统的工程方法对绩效评价系统的定义、结构、功能和方法做了全面介绍;详述部分则分别从系统的建立、系统的运行和系统的优化三个环节做详细研究。三是提出绩效图形的概念(第二章)和方法(第六章)。绩效图形是基于矢量的概念,通过将绩效表现为分布在多维矢量空间中的点,并研究点聚合成的线、面和体来分析群体表现出的超越单个点的分布规律,进而分析人与组织相互影响的机制。文章的最后一章(第六章)给出了一个实证研究,利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及计算机图形分析,对某制造企业人力资源部20名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