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农产品贸易纳入WTO谈判议程以来,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就成为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在2001年入世时,为了保护棉花产业,承诺对棉花的市场准入采用关税配额政策,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从2004年开始放松了对棉花进口的管理。由于涉棉产业既包括棉花产业,也包括纺织服装业,在开放经济环境下,涉棉产业链上的纺织服装业具有比较优势,而棉花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大量低价进口棉花的涌入促进了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却打击了国内棉花产业的发展。2005年为了平衡棉农与纺织服装企业的利益,国家出台了滑准税政策。滑准税的实施得到了棉农的代表及部分学者的积极支持,认为有利于稳定棉农的收益及棉花的种植;而纺织企业认为滑准税增加了纺织企业的成本,强烈要求取消滑准税,甚至有学者提出关税配额政策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应该彻底取消。同时,从国外来看,掌握着国际棉花定价权的美国,作为我国进口棉花主要供应国和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一方面限制我国纺织服装向其输入,另一方面却不断向我国施压,要求我国进一步放开棉花市场。大豆产业的前车之鉴已给我们沉痛的教训,如果我国的棉花贸易政策出现失误,那么下一个被冲击的就是棉花产业。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的涉棉产业如何才能既从全球化中受益,又能避免或缓冲外部冲击的影响,这就对完善我国的棉花对外贸易政策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涉棉产业各部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从涉棉产业链的角度,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型全面评估了2004年棉花进口政策的放松,以及2005年出台的滑准税政策对国内棉花产业及纺织服装业造成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对中国棉花贸易政策进一步开放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
由于我国棉花生产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投入成本高,很难与美国等产棉国家的棉花产业进行竞争。GTAP模拟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的棉花产业受冲击主要是因为2004年中国过度放开了棉花市场,使棉农利益受损。中国如果在2004年严格按照入世承诺来开放中国的棉花市场,将会对棉花产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棉农的就业以及利益的增加。而且按入世承诺对配额外进口棉花执行40%关税率,我国的棉花产业从数量上完全可以满足纺织品服装协议(ATC)取消后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需求。但严格按入世承诺执行也有局限性,可能会由于过高的配额外关税而导致“纱线替代”现象,不利于棉花产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政府从平衡棉农与纺织企业的利益出发,适度开放棉花市场。
其次,本文模拟分析了2005年以来滑准税实施对棉花产业及纺织、服装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准税的实施确实有助于增加棉农的收益,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虽然这一政策增加了纺织、服装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了其产出及出口,考虑到滑准税对服装业的负面影响较微弱,对纺织业的影响较大,而纺织业属于产能过剩的产业,国家从2006年已经开始对这一产业进行整顿,滑准税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纺织业的产业升级。而且从2005年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重新设限来看,通过实施滑准税也有利于促进中美、中欧间贸易摩擦的解决。另一方面,滑准税的实施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
由于关税配额制度是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为了解决农产品进口数量限制和非关税壁垒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措施,而取消配额,实行单一、透明的关税体制才是WTO农业谈判最终的目标。本文在当前滑准税实施的背景下,考虑我国及主要棉花供应国美国棉花补贴的条件下,运用GTAP模型从降低棉花进口配额外关税和扩大进口配额两个角度模拟分析了中国棉花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棉花产业及纺织、服装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前中关对棉花进行补贴的政策下,中国完全放弃关税配额政策,棉花进口将会大幅增加,由于目前中国的棉花产业已经处于较脆弱的边缘,大量的进口棉花将会冲击我国的棉花产业。如果中国在放弃关税配额的同时,加大对棉花的生产补贴将会缓解市场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且当每亩补贴增加到90元左右时,才能完全抵消中国棉花市场开放对棉花产业的损失。从长远来看,中国在完全放开棉花市场时,各国都取消对棉花的补贴,国际棉花产业在一个公平的市场上进行竞争,中国棉花产业受到市场开放的冲击将大大减少,且纺织服装业也能从中受益。同时,模拟也表明,在中美现有补贴政策下,当扩大后的配额达到295万吨时,棉花关税配额政策对棉花进口不再具有约束作用。当然,如果美国等国家不再限制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那么中国就需要进口更多的棉花。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通过高额补贴来代替关税配额政策对棉花产业进行保护的条件,建议我国应该谨慎开放棉花市场。我国当前应该进一步完善滑准税管理政策,调整滑准税的计算公式,在公式中增加棉花的等级系数,从棉花价格和等级两方面来确定滑准税率;建立门槛价格随国际棉价波动自动调整的机制;确定滑准税配额的发放基数。同时,提出我国要利用WTO允许的微量许可补贴标准,通过适当加大对棉花的投入性补贴和对棉农的收入保障补贴来提高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以后棉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做准备。另一方面,在未来的棉花贸易谈判中,把棉花进口与纺织服装出口谈判相结合,中国棉花市场开放要以美国等国家全面开放纺织品、服装市场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