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本身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演化出来的一种防止自交退化和促进异交结籽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未授粉‘Westar’柱头(UP)、‘Westar’柱头授自身花粉后30分钟取样(PC30)、‘Westar’柱头授‘W-3’花粉后30分钟取样(PI30),通过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对花粉与柱头的亲和、不亲和反应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差异表达分析我们获得了3857个PI30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115个PC30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1039个PI30和PC30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PI30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比PC30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多说明甘蓝型油菜的不亲和反应的调控机制比亲和反应更复杂。(2)细胞壁修饰、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等过程相关的基因在PI30和PC30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富集值很高,表明亲和反应与不亲和反应存在这些共同的生物过程。(3)蛋白激酶类基因在PI30和PC30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富集值很高,说明蛋白激酶在花粉与柱头的识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泛素化类基因在所有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不高,推测泛素化类基因在花粉与柱头的识别反应中不起主要作用。(4)转录因子在PI30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和PC30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富集值都很高,我们认为转录因子在亲和、不亲和反应中都起着重要作用。(5)我们鉴定了28个甘蓝型油菜的CRPs类基因,认为这些基因可能在花粉与柱头的识别反应中起作用。(6)细胞对逆境反应和调控逆境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在PI30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富集,逆境反应和防御反应相关的基因在柱头优势表达的基因中富集,说明不亲和反应可能与植物的抗病反应相似。(7)我们选择CPK(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家族的CPK34进行生物学实验,通过干涉的手段下调CPK34在‘Westar’中的表达并通过花粉管萌发实验研究和结籽情况探究其在花粉与柱头互作反应中的作用,发现CPK34不影响花粉与柱头的识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