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实验建立兔眼碱烧伤动物模型;研究PMMA(polymc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片材料生物相容性;探讨不同设计的PMMA一体式人工角膜植入碱烧伤兔眼角膜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和生长情况等。方法: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建立带有新生血管的角膜白斑兔眼碱烧伤模型;第二阶段:PMMA单片植入正常兔眼角膜的相容性实验观察;第三阶段:分别将平面前凸和曲面双凸人工角膜植入碱烧伤兔眼角膜,进行实验观察。结果:①1mol/L的NaOH烧灼兔眼角膜40秒,能形成带有新生血管的角膜白斑,并且无角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②板层植入的PMMA单片2个月内全部稳定存留于角膜层间,未见排出、溶解穿孔等并发症。③植入各型PMMA人工角膜手术基本顺利,术后部分人工角膜出现了溶解穿孔、高眼压、房水渗漏、感染等并发症,部分人工角膜生长良好,稳定在位达3月以上。结论:1.本实验所做的兔眼碱烧伤模型能够模拟临床上的实际情况,适合后续人工角膜的实验研究。2.实验观察PMMA材料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耐受性,以此制作的人工角膜有实际应用的可能。3.本实验制作的PMMA一体式人工角膜,手术操作可行,一次植入,减少复杂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和创伤,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实验和长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