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收费站建筑节能研究——针对夏热冬冷地区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code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的日趋紧张让人们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建筑能耗作为能源消耗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引起了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在近几年,国家建设部门对不同气候分区内的居住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要求所有的新建建筑都必须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环境舒适度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全球气候的变暖,气候条件的变化已经让人难以接受。在夏热冬冷气候区,夏季的炎热和冬季的寒冷要求人们必须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的舒适度。因此,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加强建筑的隔热保温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随之带来了沿线主要服务类建筑——服务区以及收费站建筑的发展。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以及收费站内的建筑也涉及到能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完善和统一的设计规范针对这类特殊的建筑。 对于城市中心区建筑而言,由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颁布以及实施,近年来,对于城市建筑的节能设计以及节能改造相继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可以借鉴城市中心区建筑中所采用的节能措施和方法,并根据野外建筑的特殊情况,将其合理地应用于高速公路沿线建筑中去。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设计,从我国的气候状况入手,分析我国的大陆性气候气候条件对于建筑的要求,同时按照地处湖南的实际情况,将立足点放在夏热冬冷气候区内的高速公路服务类建筑的节能设计上。 本文从建筑的规划选址进行分析,分析了总平面布局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分析服务区和收费站内各自单体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建筑群体的布置对自然通风和采光的影响;第二步进行的是建筑单体的平面布局设计分析,参照城市中心区建筑的平面设计特点,进行平面布局和功能组织分析,力求让建筑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满足节能要求;第三步分析建筑的体型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最后是针对现行居住建筑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高速公路服务区以及收费站内建筑的节能设计,包括对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计算,对建筑的外墙、门窗、楼板、屋面的节能材料以及构造节能做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设计思路和具体的构造做法,以期望能对实际的高速公路沿线服务类建筑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对其它中小型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建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整个分析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高速公路沿线建筑,主要提出了下述几方面的创新思路: 1.屋顶的保温隔热构造做法和设计新思路。 2.外墙的保温隔热构造做法和设计新思路。 3.透水铺地的构造设计新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汉正街区域的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调研等方式,对汉正街的幼儿园空间——儿童活动——城市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研究主要分
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博物馆综合体建筑是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真实写照,位于城市广场中的博物馆综合体建筑在体现城市精神,传播城市文化的同时,更为市民的活动与交往提
位于雪域高原的西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区。佛教作为西藏广大民众心目中坚定的信仰,是西藏独特魅力的源泉之一。而佛教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与民族特色,是西藏传统
以往城市规划设计往往热衷于空间形态与形式美的追求,较少考虑城市绿化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以及环境节能的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宜居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以气候生态适应性为
21世纪上半叶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由过去的追求经济发展又快又好,转为追求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城市化也由过去的追求数
新现代主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开始对现代主义展开猛烈的质疑与攻击之时,在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中萌芽、诞生、发展和壮大的。即将贯彻战前现代主义理性、功能主义的
本文的研究是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建造技术发展状况,在转移外来(工业化发达国家)技术这个大背景下,探讨建筑师的技术选择观问题。其目的是为我国当前建筑师的技术选择提供一个理性
技术、经济、社会的进步导致了高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高层建筑给现代化的城市带来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在适应新的时代的需要,为人类创造了更大的经济、社会和城市景观的价值的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发展集合住宅成为我国解决居住需求的主要手段。虽然集合住宅的设计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户内私密居住空间还是户外公共环境的
智能建筑是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新生的一种新的产物。它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给人们全面的、安全的、舒适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