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古生界地层压力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wea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是当前天然气勘探的热点。近年来在川中古隆起震旦-寒武系及川西坳陷北部断褶带中二叠统天然气的勘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了四川盆地海相地层良好的勘探潜力。含油气盆地中温压场的研究是探明油气成藏机理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古压力的恢复对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甚至储层的成岩、烃类的生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针对演化复杂的古老海相地层,地层压力的研究往往缺乏有效手段。本论文在利用连续生烃增压模型、构造挤压应力模型定量分析超压主控因素的基础上,以现今地层压力为约束,综合应用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包裹体原位拉曼法以及盆地模拟法恢复了川中古隆起震旦-寒武系和川西北断褶带茅口组的古压力。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川中古隆起与川西北断褶带压力演化及成因的差异性。本论文建立了适用于筇竹寺组的连续生烃增压模型,恢复结果显示,筇竹寺组早-中侏罗世处于生油增压阶段,产生的原油及超压传递到邻近储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原油裂解生气增压阶段,累积超压甚至大于破裂压力,发生幕式排烃。龙王庙组和灯影组先后经历了常压-弱超压-强超压-泄压的压力演化过程。特别是晚白垩世以来剩余压力降低,灯影组在新近纪达到常压,而龙王庙组至今仍保持部分超压。结合构造背景和封闭条件分析,认为造成两组地层最后一期压力状态不同的主要原因包括沉积环境、圈闭的封闭性及差异风化作用等。川西北中二叠统则发育两期超压,特别是侏罗纪-早白垩世末,受构造挤压应力作用超压快速累积,且不同构造单元受挤压应力的影响差别较大。靠近造山带的井区发育弱超压,晚白垩世之后则恢复至常压;而远离造山带的褶皱带和前渊带则发育超压-强超压,且构造抬升后仍然保持超压-强超压的状态。川中地区震旦-寒武系的超压主要受储层或烃源岩流体相态及地层温度等内部因素控制,而川西北断褶带中二叠统的超压虽然也受到生烃、降温等地层内部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受外部来自北西方向构造挤压应力的控制。特别是晚燕山期以来的构造抬升活动,大幅的温度降低都使得储层中的地层超压快速降低,但川西北的褶皱带,受侧向挤压应力的影响,剩余压力得以保存。川中与川西北基底性质的不同是造成压力成因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而影响着油气成藏的条件。古压力的重建及成因分析不仅可以完善深层海相地层超压成因理论、为储层成岩模拟实验提供压力参数,还可以结合温度的研究为分析油气成藏过程提供依据,进一步讨论有利于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的条件。
其他文献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创作颇丰。但写得最好最多的,仍是怀乡思亲的散文。正如《烟愁》后记中写的:“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
期刊
目的 对2007年5月广东中山发现的1例W135流脑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 标本进行常规鉴定、乳胶凝集、PCR鉴定、测序等,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该病例证实为W135群脑膜
通过分析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表现:执行力度不足、执行强度不强、执行效度不高,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分析了政府执行力弱化的根源,主要体现在行政人员健康执行心态缺失、行
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其巨量的馆藏、珍贵的文物、悠深的历史和广博的文化令世人惊叹,让人们向往,如何利用好这些禀赋特异且优质珍稀的资源,秉持践行当代的文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面临着水质和水量的双重约束。如何实现水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
“忠实”翻译观一直被奉为译界的金科玉律,但文学翻译是一种涉及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主体等多种因素的跨文化转换活动,误读和误译不可避免。庞德的译作《华夏集》自问世以来就一
污水处理过程的软测量技术是为解决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如BOD5、COD等)难以在线实时检测而提出的,它为污水处理质量参数的在线预测和闭环控制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并提供可行的
一、范畴本体论在逻辑学界,范畴问题相当长时间内不受重视,甚至遭到拒斥。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说,范畴这个词无论是在亚里士多德还是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里,其确切含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激素增多或因甲状腺激素在血循环中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病,临床上主要以高代谢症候群及神经、心血管系统等功能失常
目的 观察血必净治疗多发性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多发性创伤术后合并MODS的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