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载对微信用户行为涵化的影响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便捷高效的大众传播环境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频次,使得用户被迫面对超过实际需求和处理能力的过载信息,信息过载成为常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既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和处理信息,也促使用户为满足使用需求而处理数量更多的信息。在使用频次最高、群体数量最大的微信平台上,用户面对公共服务、社交对象、个人页面等多个信息来源,产生规避信息过载的涵化行为。“取消订阅”是用户规避信息过载的主要方式。面对微信平台中的信息过载,用户“取消订阅”的行为因单位强度、过载频次、信息来源、信息内容、信息形式及过载规避难易程度等中介因素作用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律特征,存在对微信整体、公共服务、个人页面、社交对象等主要信息来源“取消订阅”的不同倾向。研究借助多重中介模型搭建“信息过载”“取消订阅”之间的“刺激-反应”链条,在采取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导入SPSS软件进行函数关系分析。相关分析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支撑,在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开展验证,从而对中介因素的作用及影响进行规律总结。针对研究假设开展的数据分析及验证可知,用户在微信平台进行信息处理时,因单位强度的信息量达到用户容忍过载的极限值,用户出现“取消订阅”行为。因信息内容、来源、形式的不同,过载频次及规避难易的差异,同步呈现出“取消订阅”的不同特征和倾向。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取消订阅”行为因各中介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呈现不同的特征和规律。单位强度、过载频次等既影响特定时段的行为,也培养用户行为涵化的媒介素养,且用户存在对信息过载的容忍极限值。过载信息的内容、来源等影响程度较强,内容需求性越高、来源重要性越大,用户“取消订阅”越难发生。过载信息的形式多样性及规避难易程度等影响程度较弱,用户更愿意处理相对单一、传统的信息,并能够有效利用规避功能减轻信息过载的影响,是否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与“取消订阅”的关联相对较弱。研究运用传播学知识对结论中中介因素的作用、影响规律进行理论延伸,对媒介制定竞争策略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构成假设、验证、结论的完整研究逻辑链条。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国家大数据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企业,对于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才抢夺更加便捷,竞争更加激
幼儿合作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合作行为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起关键作用。由于音乐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活动过程中所呈现的类型较灵活多样,是大班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同时,5-6岁幼儿正处于音乐活动中合作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大班幼儿在三类音乐活动中合作行为的观察,分析大班幼儿在不同音乐活动下所表现出的合作行为现状和特征,进一步让教师和家长多加关注
我国经济腾飞的三十多年各行各业得到飞速发展,其中航空运输业需求越来越大,因而应用在飞机的零件上的新材料不断在研发,如粉末高温合等。新材料的研制周期速度快,生产批量需求大,且工业部门对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加工要求越来越高,以减少零件的破坏而导致事故发生。进而对加工零件的刀具的使用时间以及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加工后零件的尺寸精度以及表面质量的同时,设计出合适的刀具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加工粉
利用猪伪狂犬病gpI抗体ELISA试剂盒对广西10个种猪场2004~2007年的3253份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gpI抗体检测,并对阳性猪进行淘汰。结果10个种猪场猪伪狂犬病感染率从2004年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