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喉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VEGF-C、VEGF-D表达水平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喉癌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VEGF-C和VEGF-D的表达情况;并用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计数喉癌及声带息肉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MLVD),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2.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0例喉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喉黏膜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SP法结果显示:与声带息肉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VEGF-C、VEGF-D表达及MLVD明显增加(P<0.05)。VEGF-C、VEGF-D的表达与MLVD、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VEGF-C与VEGF-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r=0.484,P<0.05)。肿瘤组织中MLVD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2.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VEGF-C、VEGF-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喉黏膜组织(P<0.01)。VEGF-C、VEGF-D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VEGF-C与VEGF-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1.VEGF-C、VEGF-D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VEGF-C、VEGF-D有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 VEGF-C、VEGF-D可促进淋巴管生成。3.喉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显著高于声带息肉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且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在喉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有淋巴管生成,并参与了喉癌淋巴转移。4.喉癌中VEGF-C表达与VEGF-D表达成正相关,提示VEGF-C和VEGF-D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