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论的功能性便秘及其亚型患者大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异常的影像学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运动量的减少等诸多现状造成功能性便秘患病率逐年攀升。患者长期严重的便秘症状会进一步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影像研究发现,功能性便秘与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异常有关,反映出患者的脑肠交互作用异常。而且患者伴有的严重心理障碍会参与脑肠交互作用,影响病情的发展。但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单个大脑区域的异常变化,缺乏从大脑网络角度研究大脑的异常中枢机制。因此,本课题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借助图论算法,进一步探究功能性便秘(FCon)患者以及单纯功能性便秘患者(FCNAD)和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便秘患者(FCAD)的大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异常,从脑网络角度为揭示功能性便秘致病中枢机制提供影像学证据。首先,基于图论,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大脑功能网络展开研究。研究共纳入42名FCon患者和41名正常被试(HC),采用置换检验从全局、节点、模块三个尺度分析FCon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变化。结果显示,患者和正常被试的功能网络均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特性;但患者的归一化集群系数和“小世界”性较低;且患者的丘脑(THA)、喙部前扣带回(r ACC)和辅助运动区(SMA)等脑区(还包括中央前回-Pre Cen、前脑岛-a INS、杏仁核-AMY、上顶叶-SPL和下顶叶-IPL)的节点度/效率异常,患者的THA节点度值与排便困难程度呈现显著负相关性,r ACC的节点度值与排便不尽感呈现显著负相关性;此外,患者在涉及躯体/感觉处理(THA)、情绪处理(r ACC)和运动控制(SMA)的脑区的模块内节点度值/效率异常,且丘脑相关网络与边缘网络(AMY和海马回)存在异常的功能交互。这些发现表明功能性便秘与丘脑-皮层网络的异常有关。其次,在上一章研究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依据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特质焦虑自评值采用层次聚类将FCon患者进一步细分为FCAD和FCNAD。细分后本研究的被试群体包括43名HC、42名FCNAD和41名FCA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FCAD、FCNAD和HC的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和脑区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显示,FCAD和FCNAD的归一化集群系数和“小世界”性均异常;FCAD和FCNAD的节点度/效率处于异常的脑区包括r ACC、Pre Cen、THA、SMA和SPL;而模块内节点度值的分析则进一步突出功能性便秘亚型患者(FCAD和FCNAD)的r ACC在凸显网络内信息整合的异常,并且研究还发现凸显网络与额顶叶网络的模块间连接具有显著的组效应;在FCNAD组,脑区功能连接(左侧a INS-左侧r ACC)只与便秘症状相关,但在FCAD组,脑区功能连接(DMPFC-左侧r ACC和右侧Pre Cen-右侧a INS)不仅和便秘症状相关还与精神状态相关,提示FCAD与FCNAD之间存在不同的肠脑相互作用;此外,基于网络的统计分析(NBS)结果凸显了r ACC在患者全脑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上述发现反映FCAD与FCNAD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具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状况,并且精神因素在FCAD患者的病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沿用上一章的功能性便秘亚型患者(FCAD和FCNAD)样本,筛选患者(FCAD和FCNAD)的大脑功能网络拓扑参数和局部网络(凸显网络和边缘网络的并集)功能连接中的有效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患者精神状态的分类模型,结果显示分类准确率达到75.90%、灵敏度80.95%、特异性为70.73%,表明大脑功能网络拓扑参数和局部网络功能连接具有作为可区分功能性便秘患者精神状态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力。本文借助基于图论的脑网络分析方法,从系统级的角度探究功能性便秘(FCon)患者及其亚型患者(FCAD和FCNAD)大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异常,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中枢异常机制提供了新的发现。此外,功能性便秘亚型的分类研究则可以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精神状态的诊断提供线索,以便于进行个性化治疗。
其他文献
概率主成分分析模型(PPCA)是基于正态分布的概率潜在变量模型,是针对向量型数据的概率维数约简方法。为将PPCA应用于矩阵型数据,必须先将数据拉直为向量,但通常拉直后的向量型数据维数非常高,PPCA会遭遇维数灾难。因而矩阵变元概率主成分分析模型(BPPCA)被提出,BPPCA模型是在PPCA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分离协方差的形式,将其做双边推广的概率模型。此模型针对矩阵型数据直接进行双边降维,克服了维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很大比重,而深部煤炭资源在开采的时候,矿井深度的持续增加,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以及地应力等均有上升趋势,煤与瓦斯突出的强度和频率也随之增大。与浅部煤炭开采相比,深部煤炭资源开采受到动力灾害的影响更大,深部矿井的开采面临巨大的挑战。瓦斯灾害预测与防控需要在理论层面上的突破、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创新。本论文以临涣煤矿六采区1061工作面为基础进行研究:(1)运
二十一世纪以来,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密切关系到全人类发展的问题,而寻找能够替代传统能源的绿色能源成为了解决问题关键。氢能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人们眼中潜力最为巨大的候选者,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目前,微藻的光合产氢是最为理想的有待研究开发的一种生产氢气的方式,众多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对微藻产氢展开着如火如荼的研究。目前,微藻光合产氢面临着两个最关键的问题:一是光合产氢的电子来源
底水锥进是开发底水油藏中的主要问题,底水锥进达到井底时,采出液含水率急剧上升,需要进行控水稳油措施以延长采出井的经济寿命。泡沫流体具有遇水封堵、遇油消泡的选择封堵
霍尔效应在电参数测量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课中也安排了霍尔效应原理的实验,但并无有关霍尔元件乘法器测量电功率的实验课程。本论文就是研究了此实验,设计了一整套的实验装置,可以满足于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与学习。常规的功率测量是通过分别对电压和电流采样,然后利用CPU得到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得到瞬时功率,将瞬时功率对时间进行求和再取平均值得到功率P。这种分别采集两个电学量,再进行大量的数据求和计
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以其可视化的特点渐渐成为了各领域研究的热门。虚拟现实是一项全新的应用技术,其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获得各种交互所必须的感官反馈,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因此聚焦于对虚拟现实中的交互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改善虚拟现实交互性能,提升用户沉浸感有很大帮助。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参考文献,探讨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第二,对整个实验的实验
在密相流化床中,气体多以气泡形式存在,大尺寸的气泡不仅会造成床内气固接触不均,还易引起床内操作参数的大幅波动,进而影响过程效率及装置的稳定性。在床内设置挡板内构件以
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必须注意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党意识。当前,福建九三学社成员管理松散,成员参与党派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电
束鹿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南部,是一个受新河断裂控制、NE向展布的古近系“箕”状断陷。由西向东可进一步划分为西部斜坡带、中部洼槽带以及东部陡坡带,整体上凹陷内部具有“三洼两隆一斜坡”的构造格局。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理论为基础,应用三维地震解释、构造解析、平衡剖面等方法对束鹿凹陷进行构造变形研究。结合生储盖等成藏要素,分析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探讨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得到如下认识:(1)束鹿凹陷为基底卷
瑞利分布是概率论与统计学中一种重要的连续型寿命分布,是威布尔(Weibull)分布的一种特殊类型,即参数为(1/2?2,2)的威布尔分布.迄今为止,对于寿命分布的缺失不完全数据的统计推断引起了人们的重视.MLE是十分有用的参数估计方法,然而当分布中有多余参数或数据为截尾或缺少数据时,其MLE估计是非常困难的,于是由Dempster等人提出了EM算法.EM算法是一种迭代方法,它主要用来求后验分布的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