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是一个素有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省份,学术界普遍认为赣中吉安地区在广泛的吸收了周边辐射过来的优异成分以后,整和出了自己的特色,是地地道道的赣派风格。由于“庐陵文化”的深厚影响,吉安地区至今留有数量众多的祠堂和民居,其形制深刻地受到了宗族法制和庐陵文化的影响,反应出了赣中地区自身的特色。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筑学界人士对吉安地区宗祠进行专项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对吉安地区传统村落中宗祠的实例研究,能总结出吉安地区宗祠的建筑形制特征,并得出包括庐陵文化和宗族法制在内的礼制文化对吉安地区宗祠建筑形制的影响因素。笔者在全面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法并对吉安地区的宗祠建筑形制进行研究,在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五座祠堂详细测绘之后,借用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十庆先生关于中国古建筑建筑形制的定义,分“样”、“造”、“作”几个部分对吉安地区的宗族祠堂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其平面形制、立面形态、构造做法、营建技术和装饰工艺的特点;在总结出吉安地区宗族祠堂的建筑形制特征后,将其与礼制文化、宗族法制和庐陵文化联系起来,找出传统文化对吉安地区宗祠建筑形制的影响因素。由于“庐陵文化”和“宗族法制”的深厚影响,吉安地区的宗祠在规模格调、平面形制、构造做法及装饰工艺上都有其显著的特色。宗族结构及族产的管理决定了总祠、房祠和家祠之间相互制约的布局模式及这三者之间严格的建筑等级限定;庐陵文化的“崇文重教”决定了吉安地区宗祠数量的众多,并且对其朴素儒雅的风格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此外,丰富的民俗活动形式也对祠堂的平面格局及功能分工起到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