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等。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由于病因不明,现有诊治手段需患者较长期配合使用,对患者心理、发育、营养等方面都造成了影响。本病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具有一定的癌变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现代中医药通过了解病因,辨证论治,研究出各种治疗方法及方药,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缺乏特异性,应进一步的挖掘内涵,从而指导医生更好的治病。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包括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单纯中药口服、单纯中药灌肠、中药口服加灌肠及配合中药特色疗法)等方面,对其现状有初步的了解,从中寻找规律及特点,提供临床诊治思路,并对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进行客观系统评价,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方法检索近5年(2005.1-2010.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涉及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方面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所需文献,建立中医文献信息数据库,通过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等进行归类,寻找规律及特点,并对中药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进行Meta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文献中病因病机方面单纯虚证(脾虚、肾虚)、单纯实证(湿、热、瘀)论述较少,虚实夹杂多见,可见本病病机复杂;辨证分型方面,有分二型、三型、四型、五型、六型、七型等,均体现了中医药的灵魂——辨证论治,其中以湿热内蕴占主导地位,也有少数提及分期论治及脏腑论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文献提及治疗方法,种类繁多,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筛选随机对照文献345篇,从中选取治疗组以中药口服治疗和对照组以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共8篇,进行Meta分析,从中发现中药治疗组临床疗效总优势比(OR)=3.71,95%置信区间(CI)为2.26-6.10。菱形位于中间线的右侧,经Z检验,Z=5.19, P<0.00001,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即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美沙拉嗪片。在“倒漏斗”图示分析上,图形基本对称,考虑存在发表性偏倚不大。结论通过对现代中医文献整理中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病因病机以虚实夹杂为主,其中以脾虚、湿热、血瘀占大多数,且有不少学者提及毒的病机。辨证分型以分四型最多,且湿热内蕴、脾肾阳虚占主要地位,其次肝郁脾虚,但有大部分学者分型中提及有气滞血瘀,此型中医诊疗共识未予提及。从治疗方面,可以看出目前从解毒出发是研究的重点。从中选取随机文献8篇,得出目前掌握的资料支持中药治疗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美沙拉嗪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