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新时期文学变迁的社会背景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hb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痕”与“反思”文学是1980年代两股文学思潮,人们一般认为,它们的承传转变是自然而然的事。实则不然,从“伤痕”到“反思”的转换过程,虽然短暂但并非简单明了,二者的转换既有文学内部因素的驱动,也有社会外部环境的助力,只是过去学界更注重个体研究而忽视文学思潮之间的联动性,偏重史料收集而忽视整体性研究。本文以1980年代社会变迁为背景,考察从伤痕到反思文学思潮变迁的社会力量,以及产生的文学功能、作家身份、读者接受变化。论文引言通过梳理研究现状、研究视角与研究意义得出如下结论:学术界更关注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成就得失,却忽视了“伤痕”与“反思”产生的特殊背景。因此,通过还原1980年代的社会背景来研究从“伤痕”到“反思”的转换,期待进一步充实新时期文学思潮的社会史研究。第一章主要讨论从“伤痕”到“反思”文学思潮变迁之文学功用变化。首先,讨论作品题材和主题的变化,题材上从注重政治问题回归到历史人生,主题上从注重政治立场、教化意义回归到总结历史教训。其次从文学思潮内部出发,认为从“反思”到“伤痕”文学变化,实现了文学与哲学的结合,同时,文学论争也推动着“伤痕”文学向“反思”文学的深化。最后,从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探究从“反思”到“伤痕”的文学变迁,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上的束缚,改革开放完成了政治上的重塑,文化市场的繁荣改变了文学的功用。由此可知,从“伤痕”到“反思”文学的转换是从内到外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的结果。第二章讨论作家身份的转变,讨论从“伤痕”到“反思”文学两类作家不同心路历程,集中关注“右派作家”与“知青作家”的身份差异及其与社会政治的紧密联系,并且,共有的“家国意识”也是其转变的内生动力。第三章探讨从“伤痕”到“反思”文学转变的读者动机之变化。首先,通过“伤痕”和“反思”文学的命名及重塑过程,探讨命名的“合法化”策略对读者群体的引导作用,研究读者对文学关注从热到冷的变化,直至成为读者的集体记忆。其次,从文学批评切入,分析文学观念的转变和文学批评的转向,它们也体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社会思潮变化。最后,总结“伤痕”到“反思”所带来思想启蒙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从反思历史到反思人性的思想启蒙,体现了人生思考的深化,另一方面,历史反思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论文选取从“伤痕”到“反思”文学的转换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以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作为考察背景,试图复原从“伤痕”到“反思”文学思潮发生及发展的历史情形,以作品、作家与读者三者为中心,探讨新时期文学与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意在提供对从“伤痕”到“反思”文学变迁阐释的社会史视角。
其他文献
目的 论脑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所发挥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48例脑出血患者通过抽签(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护理前,统计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改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水玻璃模数和水胶料配合比(水与粉煤灰质量比,简称水胶比)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宏观力学强度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从微观角度解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水玻璃模数和水胶比均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力学特性产生重要影响。水玻璃模数为0.8、1.1、1.3和1.5时,粉煤灰地聚物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水玻璃模数为1.1时,试样的力学强度呈现出最优水平;在水胶比为0
随着价值创造的路径从单个企业转移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成为创新生态系统内参与主体追求的核心目标。已有研究多基于系统整体层面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较少从参与主体层面寻找原因。企业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从企业自身特征角度探究价值共创的形成机理尤为必要。从知识基础的关系维度出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知识基础关系特征对价值共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考虑知识协同的中介作用和创新生态系统
近年来,慢综艺在荧屏上掀起一阵深度娱乐风。相对于过去情节紧凑、极具冲突、既定剧本的快综艺而言,慢综艺以慢节奏、非限定人设、减少剧本干预等特点收获大批荧屏粉丝。慢综艺在制播理念、价值导向、受众诉求、人文情怀方面呈现出理性回归趋势,契合快节奏社会生活下受众渴望回归慢生活的心理需求,既缓解了快综艺迭代的审美疲劳现状,也实现了文化价值和荧屏娱乐的双向输出。
为了有效解决暖通空调的质量问题以及施工中的节能问题,施工单位通过研究暖通空调系统工程当前现状以及应用程度,并不断总结暖通空调施工的经验,提出当前提高暖通空调质量的管理方法并总结出暖通节能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暖通工程的质量,为相关人士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推动了我国暖通工程的发展。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视角,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72篇创新生态系统领域文章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与Ucinet软件,绘制了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共被引文献时区图,进而对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概况、研究热点、演进脉络进行全面梳理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自2012年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且英美两国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引领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2)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主要形成
自2005年中国实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及其波幅逐渐增大,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811汇改”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在这种情形下,聚焦主业而并非专业外汇交易机构的大部分出口企业,若未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汇率管理,其经营利润很有可能被不断起伏的汇率波动浪潮吞噬,从而对其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因此,在外汇市场波动加剧的新形势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是一个迫切且颇具现实意义的
本文介绍了某钢铁企业对其连铸浊环水供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工程实例。采用"一次铁皮坑→承压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装置→冷却塔"短流程作为核心工艺,取代了传统平流沉淀池、化学除油器、高效澄清器、稀土磁盘、过滤器等设施,具有节省投资、节约占地、节约能源等特点。通过实际运行表明,改造后系统出水SS<20mg/L,矿物油<5mg/L,满足循环水回用要求,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和推广价值。
东北山核桃是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植物,分布于中国东北部的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大小兴安岭等地。东北山核桃果仁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所制得的食用油是人类不饱和脂肪酸重要的营养来源。本文以东北山核桃仁为原料,以东北山核桃油的提取率为优化指标,以碳酸二甲酯为绿色溶剂,利用超声波-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法对东北山核桃油进行了提取,并优化了提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东北山核桃油的脂肪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