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准确厘定该矿集区内控矿断裂带的浅表构造控矿型式与深部结构特征是金成矿理论研究与深部找矿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选取招平金矿带为研究对象,以金成矿系统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过程与机理为主线,聚焦成矿构造样式与渗透性结构,研究招平金矿带构造控矿机理,构建构造控矿模式,进行深部成矿预测,获得以下主要成果:1、招平金矿带内金矿化样式可划分为韧性剪切带中浸染型、片理化带内蚀变岩型、脆性断裂带内碎裂岩型和次级断裂、节理内石英脉型金矿化四种。前两种矿化宽度较小,指示断裂构造发生了韧性和脆韧性变形,破碎带及赋矿围岩渗透率低,成矿流体集中在断层核,以渗透流为主;后两种矿化宽度较大,指示破碎带及赋矿围岩渗透率高,成矿流体集中在次级断裂和裂隙内,以隧道流为主。2、招平断裂带为由一条或几条近平行主干断裂及其下盘次级断裂和裂隙组成的南窄而低北宽而高的帚状断裂,其形成可能与大型构造地震活动有关。主震发生时,形成一系列近平行主裂面,主震产生的高渗透性构造维持时间较短,不易成矿;在断层交汇和走向转弯处破裂传播受到阻滞,致使发生一系列余震,余震发生时在主裂面上下盘形成一系列次级断层和节理,产生的高渗透率构造维持更长时间,含金成矿流体易在这些构造内运移沉淀成矿。3、招平断裂带走向上从北到南,横向上从下盘到上盘,垂向上从浅部到深部,构造变形由脆性变形→韧-脆性变形→韧性变形发生变化。韧性变形阶段岩石渗透性差,水岩作用弱;脆性变形阶段断裂带渗透性强,水岩作用强。4、招平金矿带形成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NW-SE向伸展构造背景下,其内金矿床严格受招平主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和节理构造控制,金矿化的分布和产出与成矿构造性质及断裂带渗透性结构时空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5、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断裂带走向转向NE、断裂倾角突变及多组断裂交汇、次级羽状裂隙密集和主断裂下盘断层泥厚大处;低密度、低磁化率、高电阻、高极化率是关键找矿信息。结合夏甸、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和构造组合型式及广域电磁测深勘探,在夏甸金矿区-1000米以下提出了4个有利成矿靶区,在大尹格庄金矿区-1200米以下提出了5个有利成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