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韩国人及其社会融合状况——以望京“韩国城”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pa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环境迅速变化,使城市开放度和国际化日益提升,北京这个国际性大都市以其各种优势和声誉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口聚居于此。回顾历史,与很多西方国家不同,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后,两国之间的交流频繁发生,且影响到两国文明的发展,中韩两国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除了两国文化中相同的想法以外,实际上中韩两国的文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2000年以后在中国政府主导的城市开发政策下,望京地区出现了让外国人满意的公寓、跨国企业研究所和为外国人量身定做的大型超市。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倾向于居住在望京。望京地区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人口比较密集的较大的涉外城市社区,其中韩国人占较大比重。望京地区作为一种移民社区,随着各种移民适应行为的展开,其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均受到影响,各种问题也相应的浮出水面。比如,在初期当地的北京人非常友好的接纳了来自韩国的朋友,但是随着交往的加深,部分地区由于缺乏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出现了排外现象。   在本论文中,我将从一个在华韩国人的角度出发,对在望京的韩国人社区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北京望京的“韩国城”现象、韩国人在与当地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首先,从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方法以及创新点开启论文的写作,接着,对中国国内及国外相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又对论文所采用的理论进行了陈述。第二章详细地介绍了望京及其韩国城的发展概况,为后文介绍韩国人在京的融合状况做下了铺垫。三至五章作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以笔者200多份调查问卷为依据,更加详细地分析了居住在望京地区的韩国人与当地居民之间的融合状况、矛盾与冲突,并针对融合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总结、反思,得到了一定的启发,且提出了本论文的局限以及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村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于是农村便
在网络时代中,网络以不能阻挡的速度涌入人们的生活世界,逐步成为人类的重要生活环境。网络群体事件频频发生,已成为影响网络秩序以及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若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城市的退休老年人口也在急剧的增多,城市退休老年人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城市退休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关系到他们能否比较快的
如今“风险”成为现代社会的热门词汇,无论个体还是社会都在越来越频繁地提及这个词,风险已成为一种背景性的现实存在,成为社会结构的内在构成。互联网的发展又凸显了现代社会的风险特质,已经对社会秩序、社会心理与社会结构造成了冲击力,改变了风险社会中风险的呈现、转移与分配逻辑[1]。伴随颠覆性科技创新与社会转型发展,我国已然迈入“高风险社会”,仅在食品安全领域就已发生诸多危机事件。风险社会所具有的风险无序性
学位
成都人日常休闲娱乐活动是上茶馆打麻将,这是成都人民的特色。成都人从封建时代起就在茶馆里打麻将,在麻将馆里喝茶,在娱乐中面子互动、信息互通,消磨几乎全部的闲暇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