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房颤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率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收治的312例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患者术后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按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化验室检查结果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随访结束后通过R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房颤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率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收治的312例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患者术后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按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化验室检查结果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随访结束后通过R软件的“sampling”程序包将数据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建模组人群用于筛选房颤术后复发风险因素及构建列线图模型,对建模组人群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房颤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将单因素中P<0.05的变量采用前进法纳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独立风险因素的进一步筛选。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用R软件的“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验证组人群用于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以评估列线图模型是否具有较好的外推性。采用自抽样法(Bootstrap resampling times=500)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以降低模型的过度拟合。内部验证后,获得内部验证人群。分别对内部验证人群及验证组人群采用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图(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判断列线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共调查312例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其中有79例发生了术后复发(25.32%)。建模组218例人群中房颤患者复发52例,验证组94例人群中房颤患者复发27例。建模组人群及验证组人群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具备同质性。建模组人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复发情况在年龄、左心房直径(LAD,Left Atrial Dimension)、左心房容积(LAVI,Left Atrial Volume Index)、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房颤类型、房颤病程、心功能分级方面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OR=1.115,95%CI:1.067~1.165)、LAV(OR=1.055,95%CI:1.032~1.079)、病程(OR=1.501,95%CI:1.221~1.846)、房颤类型(OR=2.574,95%CI:1.250~5.299)、心功能分级(OR=1.478,95%CI:1.012~2.160)均为心房颤动患者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利用上述5个预测因素构建房颤术后复发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应用于建模组人群、内部验证人群、验证组人群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25(95%CI:0.761~0.888)、0.829(95%CI:0.758~0.883)、0.919(95%CI:0.863~0.975),灵敏度分别为0.789、0.789、0.889,特异度分别为0.735、0.735、0.851,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结合列线图模型预测内部验证人群、验证组人群复发风险的校准曲线可知,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复发风险与实际复发风险较为接近,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0.032、0.027,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由建模组及验证组人群应用列线图预测后绘制的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可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1)本研究发现病程、房颤类型、LAD、LAV及心功能分级均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2)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预测列线图,该模型能直观、简洁地为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术后复发风险概率。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海鲜、奶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饮食摄入量日益增多,但长期或过量摄入蛋白质饮食会诱发神经性疾病而危害机体健康。L-茶氨酸是茶叶中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结构类似于谷氨酸,具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含量,改善大脑认知水平,但鲜见L-茶氨酸调节高蛋白饮食结构下神经递质类物质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低(100 mg·kg-1·d-1,LL)
油画风景写生是油画家们感受生活、表现自然的重要手段。"春写姑苏——江苏油画名家写生活动"是江苏每年举办的各类油画风景写生活动中参与画家多、规模比较大、并形成一定影响的一项重要写生活动。这批工作生活在江南地域的画家们,有着共同的追求,他们厚植于中国江南文化的深厚土壤,出于对油画艺术的热爱,在继承传统吸收西方油画图式、技法精髓的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既发挥油画本身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又融入中国的
针对当前小规模养殖模式生产中存在缺乏科学管理、养殖污染以及养殖成本投入过多问题,设计一款可监控养殖场环境数据并可远程控制养殖场设备的机器人。该机器人以STM32F407为主控板,使用多传感器融合,可以实时监测农业养殖过程中的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监测节点和阿里云物联网客户端之间采用EC20通信模块实现远距离无线传输。机器人采集数据通过EC20通信模块上传到阿里云物联网,用户可在阿里云物
为解决自行车难以自动平衡的问题,设计了基于STM32的自平衡自行车。本设计以STM32为主控芯片,通过MPU6050获取姿态参数,经过算法计算后采用PID参数控制PWM波的方法控制电机和舵机,使自行车保持平衡。本设计同时集成了循迹模块、避障模块和蓝牙模块,使其具备循迹、避障和远程控制功能,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本文从数字文旅融合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重塑乡村振兴农民主体意识,提质增效乡村振兴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逻辑,从明确数字文旅融合思路实现数字文旅三大转变、建构数字基础设施弥合数字鸿沟,创设数字文旅体系、加快乡村文旅资源数字化转型、建立健全数字文旅产品体系,完善数字化治理机制等方面探究了数字文旅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并提出相关对策。
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多、业务流程复杂、风险频发,如何有效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是事关供应链金融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否有效解决的关键。本文在梳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供应链金融风险,探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中的具体应用,并就如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防控供应链金融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金融机构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对水稻大田灌溉需求进行分析,设计以STM32为主控制器的智能灌溉系统,详细介绍最小系统电路设计、LCD接口、土壤湿度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电磁阀驱动模块组成的硬件系统。利用RT-Thread的嵌入软件平台特点,实现了对软件系统的设计。通过样机实验测试验证该系统智能灌溉的有效性,实现设计目标。
<正>“共情”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他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能力,伴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这种温柔的力量不仅可以在心理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成为深入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它可以强化学员的感应力、记忆力和认知力,使培训内容和学员的思维认知有效衔接,与学员达成情感共鸣,使学员能够自主接受所学的内容,进而把认识转换成行动,实现业务知识“出课件”和“进头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
共情是指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或理解力。良好的共情意识可以帮助临床药学人员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临床药学是一门医药交叉的新兴学科,培养具有基础的药学、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社会科学知识,较强的临床药学实践和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从事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全程化药学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以高质量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药学服务工作场景,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伴或不伴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急性炎症性疾病[1]。引起该病常见的因素包括胆道梗阻、饮食不当、过量饮酒、微循环障碍、医源性因素、外伤、代谢性疾病等[2],其发病初期有大量的胰腺细胞破坏,引起胰腺广泛的自我消化而出血坏死,同时产生大量胰液并侵犯腹腔、腹膜、肠系膜、脂肪等腹腔组织,引起腹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