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分子设计原则,以二氯单体(4,4’-二氯二苯砜(DCDPS)、1-(对-氯苯甲酰基)-3-(对-氯苯磺酰基)苯)和双酚单体(双酚酸(DPA)和双酚A(BPA))为反应原料,在混合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缚酸剂((KOH)和碳酸钾(K2CO3))的作用下,采用直接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三种羧苯比(即聚合物中羧基和苯基摩尔比,下同)不同的高分子量聚芳醚砜吸附剂(PAES、PAES-C和PAESK-C)[1]。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合成的三种羧苯比不同的聚芳醚砜聚合物测其相对分子量,通过FT-IR,1H NMR,TGA,DSC,SEM和EDS等方法表征了这三种聚芳醚砜的微观形态和结构,以便确定聚合物的性能与其结构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三种聚合物均有一定的孔结构,聚合物PAES-C的孔结构更为丰富;三种芳香族聚醚砜均属于非晶聚合物,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能够在更严峻的环境中使用。2)基于含羧基聚合物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优异性能。探讨了PAES-C及其羧酸钠盐PAES-C-Na在相同的条件下对Cu2+吸附能力,结果表明,PAES-C-Na对Cu2+的吸附率(97%)优于PAES-C(10.6%)。3)研究了三种羧苯比不同的聚芳醚砜吸附剂对Cu2+的静态吸附性能。三种材料对Cu2+均有吸附能力,其吸附平衡数据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相吻合;且三种材料对Cu2+的吸附行为采用伪二阶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聚合物的羧苯比越高(PAES-C-Na>PAESK-C-Na>PAES),其对Cu2+的吸附能力越强;即PAES-C-Na聚合物材料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容量最大。4)考虑到PAES-C-Na对Cu2+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进一步研究了它对其他金属离子(Pb2+、Cd2+)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溶液pH、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接触时间以及吸附剂量对PAES-C-Na吸附金属离子的影响。单组分吸附体系中,PAES-C-Na吸附金属离子的强弱为Pb2+>Cd2+>Cu2+;而多组分金属离子竞争吸附体系中,其吸附能力顺序为Pb2+>Cu2+>Cd2+。5)PAES-C-Na聚合物的再生试验表明,回收再生后PAES-C-Na仍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因此,PAES-C-Na在分离提纯重金属、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