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理念,诞生于教学活动中人的要素之生命发展的需要。生成性评价将教学活动中人的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从关系和整体的视角来探析评价活动,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评价的价值判断活动,评价活动追求的最终归宿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图景。建立动态的教学评价观就是要突破传统认识论长期以来在评价过程观上的局限,重视教学中人、以及人与人互动的存在关系,从根本上解释和理解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帮助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将有助于促进教育评价理论的反思和更新性研究。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生成性评价的界定。论文阐述了提出生成性评价的缘由、界定了生成性评价的基本涵义、分析了对生成性评价的理解、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定位以及从解释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生成性评价的发生机理。 第二部分是从价值论的视角论述生成性评价存在的意义,并明确指出其存在的意义主要源自于生成理念作用于评价过程所产生的价值。主要分析了教学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价值错位,以及应怎样回归教学评价之本真价值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从本质论的视角阐释生成性评价存在的逻辑和实质。主要分析了制约“认识教学评价本质”的因素,在其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生成性评价的存在依据,并得出生成性评价的实质在于促成“教学相长”。 第四部分主要从实践论的视角论述了评价理念的重建应树立恰当的实践观,用以指导生成性评价实践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生成性评价的适用范围并尝试性地提出了评价实施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策略。 最后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生成性评价是一种创生取向的评价观,但它并不是对传统评价的完全否定,而是将教学活动中人的相互关系视为一个整体,关注教学情景中诸多不确定的教育事件,并最终立足于关注教学活动中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