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部山地森林景观格局动态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森林生态系统是首都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北京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及时、快速地获取山区森林景观的宏观状况,对于维护北京山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但山区现有森林资源质量还不高,需要加强抚育管理,特别是生态脆弱山区的森林保护尤为重要。本研究在遥感和GIS等技术支持下以北京西部地区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1991年、1999年和2007年LandsatTM三期遥感影像,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进行图像解译和景观分类并计算景观指数。运用几个主要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标,在不同景观水平上对北京西部山地森林1991-2007年近16年来的景观格局特征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量化研究,分别从景观总体特征、景观结构、景观异质性、景观类型空间的转化等方面分析了北京西部山地森林景观的组成及空间格局变化特点。以期为首都森林管理经营实践、景观生态格局优化和分析北京生态脆弱山区森林更新机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林地始终是研究区的景观基质,景观结构发生变化明显;景观面积动态变化分析显示,林地中1991年和1999年灌木林地优势显著,2007年疏林地面积占绝对优势;疏林地的破碎度逐渐增加;1991-2007年,森林各景观要素斑块形状指数除疏林地其余均降低,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破碎化程度先增加后降低.;景观异质性方面表明,北京西部山地森林景观斑块团聚程度较高,研究时段内森林景观多样性指数降低,异质性下降,景观结构在多样性方面维持较差,景观类型空间的转化各类型的转入转出数量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灌木林地向疏林地的演替明显。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多媒体己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相应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逐渐成熟,且在视频通信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实现视频编解码的IC芯片成为多媒体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时也
光突发交换(OBS)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光交换方式,其带宽粒度介于光线路交换(OCS)和光分组交换(OPS)之间,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是一种实现IP over DWDM的有效方案。其中,OBS实验平
网际协议电视(IPTV)是一种多媒体服务,随着这项技术的出现,一种广泛的通信平台正在很快成为现实。基于IP的内容发送网络与传统声音及数据通信的融合,正在许多市场上创造着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