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30表达下调促进胰腺癌生长和转移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CC3,是1997年Shtivelman用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高转移性小细胞肺癌细胞系(v-SCLC)及低转移性小细胞肺癌细胞系(c-SCLC)时首先发现的一种与肿瘤转移抑制相关的新基因。它在c-SCLC中高表达,而在v-SCLC中低表达或不表达。1998年肖华等亦发现一种分子量为30KD的转录共分子,可特异性地提高HIV-1增殖调节蛋白Tat的转录,并命名为TIP30(Tat interacting protein30)。而后的序列分析发现TIP30与CC3为同一蛋白。随着研究的深入,在黑色素瘤、成神经细胞瘤、恶性胶质细胞瘤、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均发现TIP30可以抑制癌症发生和/或转移的作用。深入研究其机理,发现TIP30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而近期的诸多研究发现在众多消化道肿瘤中,包括结肠癌、胃癌、胆囊癌和肝细胞癌中,TIP30基因表达的下调均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目前,作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的胰腺癌,还未见这方面的报道。通过我们前期的实验,发现胰腺癌细胞系SW1990,Capan-2,PANC-1中TIP30呈差异化表达,而且抑制TIP30表达后,均可以促进三种细胞的增殖及增强迁移能力。但TIP30在胰腺癌及胰腺癌细胞中具体的抑癌机制尚不清楚,所以我们研究的目标定位于:首次描述TIP3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分布,揭示TIP30在胰腺癌中抑制癌症发生及转移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我们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106例胰腺癌病例中TIP3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了其与不同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慢病毒转染抑制腺癌细胞系SW1990,Capan-2,PANC-1中TIP30的表达。利用软琼脂克隆,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TIP30表达下调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Annexin V染色检测了TIP30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迁移、侵袭实验检测了TIP30对胰腺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了TIP30表达下调对上皮间质转化进程的影响;进一步通过siRNA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关键Snail,Slug调节因子的表达,揭示TIP30调节上皮间质转化和肿瘤转移的机制。实验结果:在胰腺癌病例中存在不同水平的TIP30表达水平下调,TIP30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并且TIP30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通过LV-shRNA技术下调TIP30表达后发现,沉默TIP30表达能显著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体内成瘤能力并抑制细胞的凋亡水平。下调TIP30的表达水平后能显著增加胰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更有意义的是,下调TIP30的表达水平后,在不同的胰腺癌细胞中,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不同。通过siRNA证实,在不同的胰腺癌细胞中,TIP30通过不同途径影响胰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进程和肿瘤转移能力。研究结论:本课题首次描述TIP3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分布,发现TIP30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负相关(P<0.05),并且TIP30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同时TIP30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抑制胰腺癌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下调TIP30表达在SW1990及Capan-2细胞系中可以上调Snail进而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细胞转移;而在PANC-1细胞系中上调Slug进而促进MMP9表达,促进细胞转移。揭示了TIP30在胰腺癌中促进细胞转移的可能机制。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当前我国旧城改造规划的制定过程普遍采用决策式方式进行.决策过程的封闭性和简单化处理方式正是造成弱势群体在旧城改造规划中难于实现利益表达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剖析决策
概念问题是一个学科或实践领域发展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学科发展的细胞或基因。然而,即便是已经蔚为大观或者成熟的学科,也存在着概念难以统一或术语指代不同的问题。从这个
[目的]总结纵隔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7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79例纵隔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