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塞尔举行的论坛中明确提出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的实践战略。该实践战略具有促进地域劳动力流动性、推动终身学习体制发展、提高教师培训效率的优势,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普职融通立交桥、学历提升直通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上呈现出重要的研究意义。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出发,综合运用文献法、归类比较法、学科代入法等研究方法,对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学分转换体系的实践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实践区概述部分,首先对实践区学分转换体系建设的历史渊源、本真探索、实施框架等进行了适当说明;其次针对实践区的建立背景、内涵、特征以及所缔约的政策展开了简要分析;再次从合作的统一意识、弹性学习路径层面思考学分转换体系的应用价值。国外实践探索部分,首先从流程、质量监督、现实价值层面简述地域流动性的MOTO实验;其次从目标、过程以及自身优势方面探索了基于ETF的LEARN项目实践;再次从提升实践区劳动力素质、加速终身教育建设、促进培训资格升级等方面阐述上升性价值,并剖析质量监控缺乏、网络平台运用低效等问题。国内启示借鉴部分,首先从终身学习区建设、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等谈对终身教育的促进;其次从建立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完善学分互认层面谈对我国培训制度建立的促进;再次从人力、区域、资格等方面探索职业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合作;最后从政策层面探索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