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盆地页岩气藏综合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e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类型,规模巨大的页岩气正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由于页岩既是天然气原岩,同时又充当储层,因此在页岩气勘探前景的评价中,不仅要利用TOC(总有机碳)、热成熟度参数对其生烃能力进行评价,还要从其矿物特征、裂缝发育等方面评价其储集特征。由于影响页岩含气性的因素较多,因此对一个地区页岩气勘探前景的评价难度很大,这也提高了页岩气勘探的风险。为了更加客观的评价一个盆地的页岩气前景,需要获取完整而充足的有机化学、岩石物理学等测试数据,这必将提高勘探成本。但是,缺少分析数据又将提高勘探风险。本文综合利用实验分析数据、钻井、测井及地震数据,对Talang Akar组进行了岩石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分析。对页岩的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力学性质的了解,对于页岩储集体的生产潜力评价非常重要。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目的在于确定其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干酪根类型。本研究根据有机丰度、成熟度、类型、强度、脆性和粘土含量对页岩进行了分类。岩石物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页岩物性较好,孔隙度值分布在3%~15%;含水饱和度值(Sw)分布在0.04-0.59,页岩含量(Vsh)是0.42-0.96。而页岩的经济可采的最小物性下限则分别为孔隙度值为4%(0.04)、含水饱和度50%(0.5),页岩含量(Vsh)为50%(0.5)。由此可见,研究区页岩物性条件非常有利。从JML-1和JML-2井中的Rock-Eval热解数据可知,该套页岩TOC变化较大,分布范围从1.04%-6.12%,该指标达到好和很好的标准。根据van Krevelen图,JML-1和JML-2页岩干酪根为II型和III型,以生成天然气为主,因此目标区主要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前有部分石油。从成熟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埋深处于1652 m左右的页岩,Tmax>435℃、镜质体反射率(Ro)>0.6%,其有机质已达到早期成熟阶段。总有机碳(TOC)建模采用Passey方法,多重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进行确定。理论上,脆性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页岩的可压裂性,这对页岩气开采中的水力压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页岩脆性取决于脆性矿物含量,如石英、方解石和白云石。当我们将XRD数据输入到Jarvie(2012),Wang和Gale(2009)以及修改Wang和Gale(2009)方程时,所有样品中粘土矿物的比例均高于石英。这里计算的此脆性参数(BI),将用于校正BI测井计算模型。基于18个岩屑样品的计算,Talang Akar组的BI值为0.75-1.00。本次研究还进行了地球物理分析,将高分辨率的地震数据转换成了有机地球化学数据,这一方法对描绘含烃页潜力的横向分布非常有帮助。为了将地震数据转换为有机地球化学数据,我们首先应用地震反演,来获得波阻抗(AI)剖面。然后,我们做了灵敏度分析,作为定义页岩潜力评价的参数。这些结果与反演模拟的计算结果一致。其中页岩气分布带的波阻抗值分布在6000-8500((m/s)*(g/cc))之间。南苏门答腊盆地形成于始新世,该盆地的一些页岩层段已经被证实为附近若干油气田的烃源岩,这种情况说明这些页岩层将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系。印度尼西亚页岩气开发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程度还很低,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还比较少。此外,页岩气层在垂直和横向上的非均质性,也进一步增加了页岩气研究难度。塔朗阿卡尔组(TAF)是南大港亚流域的潜在储集层。该地层沉积类型多样,从河流(陆地)环境,海-陆过渡环境到浅海环境均有。由于沉积环境多变,塔朗阿卡尔组的岩相多样。塔朗阿卡尔组沉积于海侵期,因此其岩相古地理还受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上古气藏为主的苏里格气田正逐步开发下古含硫气藏,多口上下古兼顾井由于所在集气站无下古流程,并且位置偏远分散等原因,难以接入已建的下古集输系统。这部分气井平均配产1×10~4m~3/d、总配产约为42×10~4m~3/d。H2S平均含量为207mg/m~3,最高含量达到1000mg/m~3。由于无法接入下古集输系统,这部分产能无法发挥。为解决苏里格气田偏远含硫气井的输送问题,可在含硫井场或
论文针对高邮凹陷阜一段一亚段沉积相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开展研究。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开展了阜一段及一亚段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储层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及成岩相类型及储层物性等研究,总结了有利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储层评价与预测,取得的以下成果:针对阜一段地层划分精度不够的问题,采用旋回对比法对全区192口探井开展了以砂层组为单位的地层对比工作,将阜一段一亚段细分为三个砂层组,以此
我国的原油储备多属于高含蜡原油,在常温下,高含蜡原油流动性较差,因此常采用输送前给原油加热的方法来避免输油管道发生冻结事故。管道停输后,原油的粘度随油温的降低而急剧增大,导致管道再启动困难,甚至发生“凝管”。研究管道的停输温降规律,对管道的生产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准确模拟停输阶段的原油温度场,掌握埋地热油管道的停输温降过程,对温降阶段的准确划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利用原油温降过程中储能模量、损
辽中凹陷是渤海海域的富烃凹陷之一。辽中凹陷南洼作为辽东湾坳陷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持续发现了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展现了巨大的勘探潜力。辽中凹陷南洼发育多条北东向大型走滑断层及调节断层。由于走滑位移而伴生多种构造变形。这些走滑伴生构造与油气的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但走滑伴生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尚不够完善。本文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各类资料,分析辽中南洼
随着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持续推进和石油炼制污染物排放标准下达,作为石油加工行业核心位置的催化烟气污染物治理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而余热锅炉省煤器结垢与腐蚀问题却是困扰催化烟气脱硝关键问题,目前国内脱硫脱硝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厂烟气系统,对催化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较少,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以独山子石化烟气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垢样组成以及垢样的形成机理分析,得到结垢的
土石方调配是一个复杂的资源配置优化问题,需要科学高效地串联各施工环节,权衡经济、安全、便捷等多方面约束,智能化地寻求科学经济的土石方调配方案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土石方工作者的重要问题。受调配模型和优化手段的限制,传统的土石方调配方法存在难以综合考虑各种线性、非线性因素以及施工地理环境,无法自动协调各施工环节的关系,依赖施工经验的问题。针对土石方调配方面的不足,本文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和GIS技术,对土石
高分五号卫星(GF-5)于2018年5月9日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其上搭载的全谱段光谱成像仪(Visual and Infrared Multispectral Imager,VIMI)是从可见光到长波红外光谱范围的星载多光谱成像仪,具有谱段范围广、空间分辨率高、辐射精度高等技术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土地资源调查、湿地监测、水环境管理调度、农业资源调查等领域。在遥感影像数据的获
伴随海洋勘探采集及处理技术发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探的目标逐渐从早期的构造油藏转移到复杂的岩性油气藏、隐蔽油藏、复合油藏以及非常规油藏,这些油气藏的特点是目标地质体尺度较小、复杂程度高、横向速度变化剧烈。低频信息有助于深层构造成像并有助于对屏蔽层的下层进行成像,这有助于减少反演工作对井信息的依赖性。笔者长期从事海洋地震资料处理工作,结合主流宽频地震采集方法,针对宽频采集的地震数据,分析研究各种波波
作为致密油增产的关键技术,重复压裂在致密油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致密油井生产过程中,储层或压裂工艺等原因可能导致水力压裂缝逐渐失效,产量不断降低,为了恢复单井产能,需要对油井实施重复压裂,重新压开已经失效的裂缝或压开新缝。合理的重复压裂时机与重复压裂裂缝参数优选则是确保致密油井重复压裂效益的重要保障,对其开展相关研究可为现场施工设计提供理论技术指导。针对致密油重复压裂待选井,本文从静态指标和动态
隔水管在下放安装或者遭遇恶劣环境中断作业时,需要将LMRP(底部总成)与BOP(井口防喷器)断开,使隔水管系统处于悬挂状态。隔水管的悬挂状态有起下、悬挂和紧急撤离三种。在隔水管悬挂过程中,除了受自身重力以及浮力块提供的浮力之外,还承受着复杂波浪海流作用、隔水管上部钻井船运动所带来的动态载荷等。随着作业水深的逐渐增大,隔水管所受环境荷载更加复杂剧烈,悬挂作业的隔水管可能会发生强度破坏,挠性接头的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