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兴媒体与传播形式的出现,预示着传统传播方式的稳定性似乎受到了动摇。人们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从新鲜的视觉刺激中接收信息,也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挑战。视错觉作品的存在为人们追求新奇感提供了创意支持。这类作品之所以能够时刻吸引观者注意力,正是因为其中包含了真实或虚幻的图形“运动感”。而图形“运动感”的形成也值得进一步探究和分析。如果能将这种“运动感”应用到艺术作品中,将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借助视错觉图形“运动感”这一切入点,首先分析说明这种“运动感”存在的合理性,并对“运动感”的表现方式进行归纳,最终目的是在设计师们进行创作时,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为解决现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整个框架层层深入,来逐步阐述了视错觉作品中存在的“运动感”问题。全文包括绪论和总结在内共六个章节。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对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进展,简单概括了本章节的研究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节,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什么是视错觉、什么是图形“运动感”以及从心理学、美学、光学等角度为这一观点提供的理论依据,这三个方面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将研究对象的分类方式重新定义,将不同客观因素产生的不同视错觉作品区分开来,其中从基于观者位移、视线转换、生理特性和环境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目的是打破过去人们对于视错觉归类混乱的印象,并将分类重点聚焦于视错觉的丰富“运动感”上,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第四章在上一章节分类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一定设计规律的视错觉作品,详述了视错觉“运动感”的具体设计方法,以及“破解”视错觉图形的运动秘密,将视错觉作品的制作深入到易操作、可执行的层面,这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二。同时,还对于研究视错觉作品中“运动感”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也体现了本文的学术价值。第五章里将近几年现代设计中合理应用了视错觉“运动感”的作品进行了归纳和整理。通过现实案例印证视错觉的“运动感”在当代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结语是本文所论述问题的总结,并指出了论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不足之处。本文以视错觉作品中图形“运动感”为切入点,涉及到心理学、光学和美学等多个领域,探索出未来设计的新思路。使设计师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能够激发不同的创意灵感,为创新设计的多样化打下小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