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晚期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颈动脉弹性的改变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nyutao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中晚期的常见疾病,它可以导致患者全身小血管痉挛,到疾病晚期全身各脏器灌注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死亡。该病病因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生变化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直接因素。我们试图采用E-Tracking技术推测晚期妊娠正常孕妇、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弹性,以期在高血压尚未出现之前就可发现血管弹性的改变,以便尽早给予调整或药物干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目的:应用高分辨力超声结合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技术定量检测晚期妊娠妇女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弹性指标及内膜中层厚度(IMT),初步了解晚期妊娠妇女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状态,探讨(E-Tracking)技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正常晚期妊娠女性29例,该年龄段的非妊娠女性29例,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3例,子痫前期患者3例)应用ET技术检测双侧颈总动脉的硬化度(β)、弹性系数(E p)、动脉顺应性(AC)、膨大系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二维结构(IMT)的测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β、Ep、PWVβ与非妊娠组比较明显升高,AC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IMT、AI差异无显著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β、Ep、PWVβ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明显升高,AC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 IMT、AI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评价晚期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弹性、内皮功能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及早提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为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