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22促进缺氧诱导的肝细胞癌干性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目前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以上患者的肝癌与乙型肝炎相关。以手术切除为主,经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等为辅的治疗方法虽然对患者的预后有所帮助,但对晚期肝癌并无显著疗效。因此,探索肝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肝癌治疗的新靶点,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由于无限制增殖以及血管生成异常,包括肝癌在内的实体肿瘤内部普遍缺氧。HIF1α是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关键亚基,在缺氧时稳定,参与调控肿瘤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泛素特异性肽酶USP22在前期研究中被认为是肿瘤干性标志物,本研究团队前期已发现USP22可通过促进MRP1表达调控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TP53作为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中突变频率高。本研究发现USP22在缺氧条件下促进HIF1α的表达;而HIF-1α在TP53基因突变时可反向促进USP22的转录表达水平。因此,本项目研究在缺氧条件下USP22/HIF1α对肝癌耐药、转移、成瘤等干性表型的影响,阐明在分子层面USP22与HIF1α的相互调节机制,评估在肝癌组织标本中USP22/HIF1α的表达状态及关联性,验证USP22/HIF1α可作为靶向肝癌干性治疗的关键靶点。研究目的1.明确USP22在缺氧条件下促进肝癌细胞干性表型。2.探究USP22在缺氧条件下通过HIF1α促进肝癌细胞干性表型的具体机制。3.探索USP22/HIF1α在肝癌中的临床意义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有效性。研究方法1.通过慢病毒构建降低USP22表达或过表达USP22的肝癌细胞系;通过对肝癌细胞样本的测序分析,证明USP22在缺氧情况下对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通过对细胞增殖、细胞成球,迁移,对索拉菲尼耐药能力,干性相关表面标志物,体内极限稀释成瘤等实验探究USP22变化后肝癌细胞干性的变化。2.通过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报告酶系统测定肝癌细胞降低USP22表达后或过表达USP22后,HIF1α蛋白水平及转录活性的变化;通过构建USP22和HIF1α突变质粒,应用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技术及免疫荧光共聚焦扫描等技术,明确USP22和HIF1α的结合位点,结合位置及调控方式。3.通过免疫组化测定并分析262例肝癌临床样本中的USP22及HIF1α的表达相关性;通过TCGA等数据库分析325例肝癌患者中,USP22、HIF1α的表达高低及TP53突变情况对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利用纳米材料靶向USP22,联合小分子抑制剂索拉菲尼在荷瘤裸鼠中分组治疗,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及体重变化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瘤中USP22,HIF1α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在缺氧条件下,体外实验中,USP22可促进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促进肝癌细胞增殖,成球,迁移,对索拉菲尼的耐药以及干性相关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体内实验中,USP22促进肝癌细胞的成瘤能力。2.下调肝癌细胞中的USP22基因表达,HIF1α蛋白的表达及转录活性随之降低,过表达USP22则促进HIF1α的蛋白表达及转录活性。USP22通过C19肽酶结构域和HIF1α结合,免疫荧光测定两者的共定位信号位于细胞核。在TP53突变的肝癌细胞中,HIF1α促进USP22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在TP53野生型的细胞中敲除TP53,HIF1α对USP22转录调控功能恢复。3.USP22在肝癌中的表达和HIF1α正相关;USP22和HIF1α高表达且TP53突变的患者临床预后极差;针对USP22为靶点的纳米药物FLPP-sh USP22在TP53野生型肝癌荷瘤小鼠中体现良好的抑瘤效果,联合小分子抑制剂索拉菲尼的治疗方案在TP53突变型肝癌荷瘤小鼠中同样体现良好的抑瘤效果。结论1.USP22在缺氧条件下促进肝癌细胞干性。2.USP22抑制HIF1α蛋白的泛素化,稳定HIF1α的蛋白以及促进其转录活性;USP22通过C19肽酶结构域和HIF1α结合于细胞核;基于TP53失活,HIF1α正反馈促进USP22的转录。3.USP22及HIF1α高表达结合TP53突变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针对USP22为靶点的纳米治疗展现良好的抑瘤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介绍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填料萃取塔的液泛速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它们用于三种典型的液-液实验体系和两种不同填料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对这些公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目的探究"互联网+"的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远期综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某三甲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1年的ADL和SDS评分;比较2
在300×50毫米的矩形填料萃取塔内,用界面张力极低的丁醇-水体系测定了金属鲍尔环、金属环矩鞍和压延金属θ环等新型填料的液泛流速、不同负荷下的阻力降和分散相存留分数等。结果表明,其处理能力比瓷环大得多。然而,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文献报道的各种液泛速度公式进行的检验表明,绝大多数公式都不适用于大开孔率新型填料和低界面张力体系。为此,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回归了新的液泛速度计算公式,可用于界面张力极低
期刊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为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或改善的问题,如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低沉、教学活动容易流于表面等等.因此,本研究提出稚化思维的教学理念,并构建基于该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模式,用以指导初中教师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丰富数学教学设计理论成果.在实
本文讨论了填料塔内液泛的机理、现象以及各项影响因素,评述了文献中提出的各种计算液泛的公式并指出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导得从柏努方程出发再经修正的简单的相当准确的关联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