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它不仅改变城市原有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组织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水平和垂直空间的扩展。同时,也给以城市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充分探寻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景观空间上的演变规律、动态扩展,继而避免其快速扩长所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合理规划其土地利用资源,预测未来景观动态变化尤为重要。  甘井子区是大连市主城区之一,位于大连市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形状呈马蹄形。近些年,随着大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城市空间不断向周围扩展。由于甘井子区在空间上与城市市中心相邻,土地类型间存在着剧烈变化,因此分析和模拟其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对于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鉴于此,本文以甘井子区为例,以2000~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及其他多元数据为基础,分析其16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K-Means算法)实现其地理空间格局分区;构建分区复合元胞自动机模型(MLP-ANN-Markov)获取各分区土地利用变化转移潜力,继而实现其景观格局的演变模拟。主要结论如下:  (1)甘井子区城市用地类型主要以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及园地为主。1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整体呈现出“三增四减”的特征。其中,建设用地、林地、其他农用地的面积增加,分别增加了32.84%、10.68%、482.35%;耕地、水域、园地、自然保留地的面积减少,分别减少了61.37%、34.09%、57.46%、6.55%,城市空间呈水平方向扩张的特征。城市景观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平均斑块面积、分离度、香农多样性、聚集度呈减少态势。  (2)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各分区土地利用变化受其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不一,各土地类型转移潜力在空间上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对影响各分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整合,形成各分区土地利用转移潜力空间分布。其中,分区1和分区3景观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园地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移;分区2主要表现为各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和耕地转移;分区4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向林地转移、林地和园地向建设用地转移。  (3) 采用TerrSet 18.0中的LCM模块,构建分区复合元胞自动机模型(MLP-ANN-Markov)实现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有效模拟,经验证最终模拟效果的整体Kappa系数为0.8857,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能够较好的预测城市未来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演变。  
其他文献
众多的农村劳动力人口,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剧变对就业结构调整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国家政策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的改善,使得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国家创新系统首先受到了学界的关注,进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区域创新
研究特有及珍稀濒危鸟类地理分布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对科学认识鸟类分布与丰富度变化机制、确定气候变化对鸟类分布的影响以及鸟类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我
随着教育观念的改革以及国家对教育行业发展投入力度的增大,国内的教育行业呈现出优良的发展态势。针对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教师有效开展注意转换的工作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但是,教师若想要提升转换的效率,则需要加强对准备效应和线索效应的研究。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转换速率,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增长。  一、初中数学和注意转换  通过对学生注意结构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就其注意结构
南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素有“彩虹之国”的美誉,是旅游者钟爱的天堂。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和新南非的成立,为其入境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
200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伊朗是中国主要的石油供应国之一,中国每年从伊朗进口大量的石油。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需求会更加旺盛,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