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源,即税收课征的经济源泉。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或往年累积的国民收入。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对税收征管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而言,在客观税源和税制一定的情况下,税收管理部门控制管理税源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税收收入的情况,税源管理情况为实际税收征管设定了一个客观的可以衡量的标准。因此,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管理的水平,努力使国家税款的实际征收数不断接近法定应征数,保证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必须重视研究和加强税源管理,竭力提高税源控管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也在稳步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化也越来越严重。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相继突显出来,扰乱了社会的和谐。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的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并且直接征收的税种,也是我国政府调节公民收入差距的一个主要经济杠杆。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税源的管理,能够缓解社会两极分化,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建设的稳步进行,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只有不断采取措施改进个人所得税税源的管理,不断加强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功能,才能有效治理个人所得税税源流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贫富不均,才能使社会安定团结。解决好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问题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与安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其中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文献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税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并论述了税源管理的理论依据,即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和纳税不遵从理论,同时阐述了税源管理的原则。第三部分则对分别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总量、税目结构的现状以及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对地上经济税收流失与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的测算,估算出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规模巨大。在该部分里,还从管理方面阐述了我国税源管理的现状,如推行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双向申报制度、实行全员全额管理、建立代扣代缴明细账制度。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所列示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现状,陈述了对税源管理有影响的因素,如现金交易的大量存在、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税基确定不合理、税收法制不健全、电子商务发展的压力等。第五部分中介绍了个人所得税征管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日本与新加坡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情况,既介绍了二者皆有特色的纳税服务、征管机构、税务处罚情况,又分别介绍了两个国家独有特色的税源管理实践,如日本的双色申报表制度、新加坡的评税制度。最后一部分则在以上各部分的分析研究前提下,结合我过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现状,在借鉴国际上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本文全文以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管理为线索,通过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对比分析相结合以及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两个角度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管理进行了较为规范全面的分析,在强调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基本内涵的同时,突出了其必要性与特殊性,并运用了构建数据模型的方式阐述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现状,同时从纳税服务情况、征管手段及征管机构等多个方面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与部分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寻找差距,并通过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背景,得出一般规律与趋势来指导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进一步完善。然而受本人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积累所限,本文的不足之处体现为没能通过构建经济模型来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管理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和效应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