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服务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占其国民经济的比重普遍超过了75%;而且也正是服务业推动了这些经济体近些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纵观当今世界服务经济的发展态势,生产者服务业已完全超越了消费者服务业和政府公共服务,成为了最主要的服务业发展形态。而反观山东省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产业依然是最主要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落后。山东省不但落后于江苏省、广东省等经济体量相近的省份,而且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便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山东省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本文就学界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定义、外化原因和产业关联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而后以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依托,展开了对山东省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具体研究。在对山东省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之后发现:虽然近些年来山东省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但比较来看生产者服务业依然发展滞后,与山东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山东省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在全国各省市中也处于较弱的发展水平。针对这种发展窘状,本文以产业关联因素为视角,对山东省生产者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省生产者服务业与三次产业的产业关联强度相对较弱,这就无法为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且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当前与山东省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关联强度最高的是第二产业,而非第三产业。这便导致了生产者服务业的“自我增强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当前山东省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其快速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指出可以通过加强生产者服务业与三次产业的产业关联强度、促进山东省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提高生产者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这四个方面来促进山东省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