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正问题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公正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己经成为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性障碍。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中国城乡居民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如今的23倍。①2010年的两会报告中明确指出,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要靠公平正义。实现公正是法的精神所在。而如何实现经济公正,正是法律所应解决的问题。法与经济公正有着天然的理论渊源,“法律来自正义就像来自它的母亲”。②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否是经济公正能否实现的重要前提,因此,要解决城乡经济公正的问题,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只有在法律保障的框架内,城乡经济公正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完善城乡经济法律保障体制的构建,对于实现城乡经济公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分部分对城乡经济公正的法制构建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城乡经济公正的理论概说,在此部分,界定了城乡经济公正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实现城乡经济公正所应遵循的原则,梳理了影响城乡经济公正的因素。第二部分,对我国现阶段城乡经济公正的现状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公正面临的问题及其带来的一些列负面影响,分析阐明了实现城乡经济公正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城乡经济公正法制构建的路径选择,分别从立法理念、生存发展、产权制度和国民待遇等体系的构建,以及创设良好的法制环境等方面介绍了主要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