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以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对提高妇科肿瘤择期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干预性实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妇科择期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月1日—7月31日未接受以功能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9月1日—10月31日接受以功能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数字疼痛评估量表(Numeric Pain Intensity Scale,NRS)至少每6小时一次评估患者术后24h内疼痛情况,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实验组同时使用NRS和功能活动评分法(Functional Activity Score,FAS)至少每6小时一次评估患者术后24h内静息性疼痛和活动性疼痛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镇痛措施。研究者本人于术前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及期望的术后疼痛程度,于术后24h调查患者术后24h时间点患者的疼痛情况、FAS评分、术后24h内疼痛管理质量及疼痛控制满意度,并收集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共纳入180例研究对象,完成169例患者的数据收集,对照组患者84例,实验组患者8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医疗付费方式、家庭月收入、疾病分类及手术类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术后24h时间点患者自评静息性疼痛及活动性疼痛比较:术后24h时间点,对照组患者自评静息性疼痛强度为2.31±1.097,实验组患者自评静息性疼痛强度为2.01±0.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4,P=0.167>0.05);对照组患者自评活动性疼痛强度为6.14±1.214,实验组患者自评活动性疼痛强度为5.19±0.932,差异显著(t=5.738,P=0.000<0.05)。3.两组患者术后24h时间点功能活动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24h时间点FAS评级为Ⅲ级、Ⅳ级比例(分别为20.00%和10.59%)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24%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76,P<0.05)。4.两组患者术后24h内疼痛管理质量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最痛程度为6.36±0.940,最轻疼痛程度为1.96±0.870,平均疼痛程度为3.95±0.930;实验组患者分别为5.35±0.735、1.75±0.688、3.05±0.800,两组患者术后最轻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2,P=0.082>0.05),而术后最严重疼痛程度及平均疼痛程度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7.742,P=0.000<0.05;t=6.785,P=0.000<0.05)。在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频率上,对照组的“一直”、“频繁”、“经常”、“偶尔”和“从未”分别为8.3%、29.8%、16.7%、41.7%、3.6%,而实验组对应的分别为1.2%、12.9%、16.5%、57.6%、11.8%,结果比较差异显著(x~2=16.042,P=0.003>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功能活动及睡眠受疼痛影响程度分别为4.13±1.159和5.83±1.685,实验组分别为3.27±0.944和4.88±1.257,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294,P=0.000<0.05;t=4.161,P=0.000<0.05)。5.两组患者期望的疼痛程度及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统计术前两组患者期望的术后疼痛程度轻度为86.98%,无痛为13.02%,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3,P=0.669>0.05)。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对医生及护士处理疼痛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3.499,P=0.321>0.05;x~2=4.571,P=0.102>0.05;x~2=2.918,P=0.233>0.05)。两组患者对所提供的疼痛相关信息评价均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6,P=0.689>0.05)。但在患者对疼痛处理结果的“非常满意”选项上,对照组为69.0%,实验组为78.8%;在患者对护士、医生处理疼痛方法的“非常满意”选项上,对照组分别为72.6%和73.8%,而实验组分别为84.7%和83.5%,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6.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及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显著提前,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8.652,P=0.000<0.05;F=10.832,P=0.001<0.05和F=5.022,P=0.026<0.05)。结论:1.开展以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可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及时有效的镇痛措施,进而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质量。2.开展以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开展功能活动,促进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进而促进患者肠功能尽早恢复。3.开展以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就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