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当代乡村聚落布点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聚落建设与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特征相对应,以往的乡村聚落以农业产业为经济基础,多建设于农耕社会背景之下,并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依托,结合所处地点的自然环境、聚居结构、聚居规模而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聚居体。而当代乡村聚落建设具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背景,即在当代农业经济发展背景下,以支撑乡村聚落建设的要素已经纳入到区域范畴进行统筹和城乡一体化为推动。据此,当代乡村聚落建设的必然选择是重新考虑乡村社会的人与资源间的利用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区域经济结构等要素的变化。本文在农业产业发展大背景下,以江汉平原地区农业型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问题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影响因素的分析,以资源利用方式为视角,并探讨了当代乡村聚落布点方法及策略,使之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并为规划部门提供一个指引,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更应该看重对资源利用方式的影响。第3章由江汉平原乡村建设状况分析出乡村聚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资源利用方式为视角,梳理各个社会发展阶段乡村聚落建设历程,并以现状调研、文献查阅数据为支撑,对江汉平原地区乡村社会、经济及聚落空间状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提出村庄产业问题、资源问题、设施、空间问题是江汉平原地区主要问题。第4章由对江汉平原地区村庄主要问题的分析,引出当代乡村聚落布点基础研究。该章为第5章作铺垫,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结构、村庄建设内涵、特征与动力因子、乡村聚落建设必要性分析、营建基础分析以及布点原则、内容和模式。其中乡村聚落布点影响因子是本章的重点,并提出生产方式是当代乡村聚落的营建基础,并起决定性作用。第5章由对乡村营建基础相关分析,以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导向,构建起当代乡村布点方法体系。该方法考虑重点为发展农业产业与建设当代乡村聚落相结合,以达到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第6章由仙洪实验区案例来佐证第五章的布点方法体系。该案例重点考虑村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迁移合并建设模式,腾出富余的土地,以备农业产业发展之用。最后,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预测江汉平原地区农业型村庄的发展,即乡村聚落适度集聚发展、村庄规模会较之以前会适度变小、耕作半径会逐渐变大。使之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会加快,规模化种植农庄和种植大户的生产方式会适度发展,从而使得新的生产方式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之中。此外,依据第5章与和第6章对理论与实践探讨,提出村庄布点反思与调整,属于当代乡村聚落布点理论体系途径优化部分,使之弥补村庄布点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地铁是现代化都市形象的物质标识。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1969年建成通车。本文将北京地铁的发展主要划分为三个重大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每个时期中,北京地铁的建筑设计与工程建
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分析了影响RTK测量精度的误差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结合实例,提出了应对措施,为RTK技术的扩展提供了参考。
水域多道地震反射波法是基于CDP多次覆盖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水域物探方法。由于它的高效、适用等特点,该方法在长江及近海水域工程物探中应用前景较广。本文介绍了海域实际工作
目的分析2005 2013年中国大陆登革热疫情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2005 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网络报告的登革热疫情数据和人口数据,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导入Ge
随着经济的发展,惠安这个绝对贫水大县的水资源局势更加严峻,如何确保水资源供给一直是政府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惠安县政府为了水资源的保障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家具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家具企业只有具备较强的营销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当前
随着全球放射性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并由此引发巨大的环境灾难,给全球的人类健康、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与此同时,核能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行LC的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
随着植入式广告在影视节目中特别在春晚、冯氏电影的大量涌现,植入式广告从名不见经传日渐被捧上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并引起业界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虽然对于植入式广告的植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的闲暇程度越来越高,使风景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却使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滞后、管理体制无序、市场竞争混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