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X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上皮性卵巢癌是卵巢癌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卵巢恶性肿瘤五年存活率仍较低,早期卵巢癌五年存活率可达75%以上,而晚期卵巢癌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化疗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仅15—20%。卵巢癌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早期卵巢癌常常毫无症状等等,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PAX2是PAX基因族一亚型,是包含高度保守的成对球形结构域的基因家族的一员。PAX2编码的转录因子不仅对泌尿生殖道、眼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发育有决定性作用,而且它也是一个肿瘤发生基因,研究表明PAX2与肾癌、膀胱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国外已有报道提示PAX2在浆液性乳头状卵巢癌中有表达,但它在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面尚未进行研究。本实验通过S-P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的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中的PA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为揭示卵巢癌发生、发展机制和指导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病例选自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3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1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的正常卵巢组织11例作为对照,标本均为新鲜组织手术后立即取材,然后置-70℃冰箱中保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RCR)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3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1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A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S-P免疫组化法与RT-PCR法得出趋势一致的结果,揭示PAX2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生物学作用的确切。卵巢癌组mRNA及蛋白表达在临床病理分型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组织分化程度上,高中分化程度肿瘤的表达与低分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较高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与较低临床分期(Ⅰ、Ⅱ期)比较有差异,P<0.05;卵巢癌组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PAX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AX2在较高临床分期(Ⅲ、Ⅳ期)中表达高于较低分期(Ⅰ、Ⅱ期);在低分化中表达高于高、中分化。2、PAX2可能对卵巢癌的诊断及恶性程度评估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The author of the paper flexibly uses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arouse the ent
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对官僚主义是一项重要内容。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特点,是产生形式主义的重要根源;官僚主义以特权思想、特权作风为特征,是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将强化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利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随着环渤海经
目前,机械工业对产品的精度,质量及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和解决工业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成为一项必要的任务。因此,结合《机械振动》理论学习过程,总结归纳了理论学习
根据六片双肢短肢剪力墙结构试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量测了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钢筋的应变.根据截面内钢筋应变值采用直线和曲线两种方法拟合了截面内的应变变化情况.据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液监测,按脉压(≤60mmHg与>60mmHg)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尿微量白蛋白的差
【正】 印度节日门类繁多,时间纵横交错。仅全国性节日就有三十多个,各邦各民族各教派又有各自的节日,加起来数以百计。有些节日历时几天、十几天;有些节日要跨上几个月。因
背景:肥胖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生活方式的调整——运动和饮食干预仍然是预防及管理肥胖的最优共识,尤其对于处于生长发育特殊阶段的肥胖儿童群体。通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9亿,心肌梗死至少250万人,脑卒中至少700万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
通过对有效温度指数的评价指标模型的产生背景、建立条件、相互关系及适用环境的梳理,发现评价模型的衍化随人们的认知水平、测量仪器、计算工具的变化而变化,考虑因素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