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综述了凹凸棒石(以下简称ATP)改性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引入ATP对聚丙烯(以下简称PP)进行增韧增强,制备具有综合性能更好的复合材料,并讨论了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以PP为聚合物基体,以天然ATP为无机组分,通过溶液复合、熔融共混两种方法制备了PP/ATP纳米复合材料。详细比较了对ATP表面修饰的三种方法的优劣,重点分析了PP/ATP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利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荧光显微分析(FEM)、比表面积测定(BET)等分析方法对修饰前后的ATP性能进行比较,通过SEM、TEM等观察ATP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氧化聚乙烯包覆对ATP的修饰效果好于硅烷偶联剂和无规聚丙烯;SEM观察结果说明修饰后的凹凸棒石棒晶簇直径变大不大,长径比有一定的损失。FEM照片直观反应了包覆后的效果:氧化聚乙烯能有效、均匀地包覆于ATP表面、BET结果表明经过修饰之后,比表面积明显下降,中孔有一定的消失,介孔和微孔损失较大。通过对PP/ATP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发现ATP在PP基体中分散较为均匀;棒晶簇较好的分散直径为20~40nm;结晶行为对复合材料的研究表明:ATP的加入,不改变聚丙烯的晶型,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说明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幅度较大,较纯PP最高能提高83%,但断裂伸长率变化不规律;拉伸强度提高了6~11%,弯曲强度提高15~45%。
其他文献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当今世界,城市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城市的发展不可逆转。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化促使人口
学位
能源、环境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两大严峻的现实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供给出现了越来越大的缺口,特别是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国,供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通过对工业设备
硫在自然界中呈多种形态存在,在生物作用下各种含硫化合物可实现相互转化,如硫酸盐可被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为硫化物,在微氧环境下硫化物又可被无色硫细菌氧化为单质硫。本文
本项研究运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介质阻挡放电)对玻璃离子粘固剂中的玻璃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等离子体的刻蚀作用使玻璃粉体表面的粗糙度增加,表面Ca2+等阳离子浓度降低,并使其
La2NiO4+δ和La0.6Sr0.4Co0.2Fe0.8O3-δ具有电子-离子混合导电特性,是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的候选材料。本论文选择La2NiO4+δ与La0.6Sr0.4Co0.2Fe0.8O3-δ为组
本文采用微波间歇辐射技术,研究开发出由甲壳素制备壳聚糖,并进一步合成壳聚糖基吸附树脂的工艺方法,将该树脂用于水中重金属去除,取得良好结果。采用微波间歇辐射技术,本文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