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碳材料的构建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具有容量大、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在各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研究重点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发展具有高比表面积、电导率和结构稳定性的电极材料。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蜂窝状二维晶格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学、力学和热学性质,是极具潜力的储能材料。但是单一组分的石墨烯无法满足电化学检测的所有要求,且石墨烯本身的卷曲、团聚、层间的堆叠和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等限制了它在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因此,对石墨烯进行掺杂或与其他材料形成复合电极材料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将多种形态碳插层到石墨烯中,重点是构建多维的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改善石墨烯容易发生团聚的性质,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以氧化石墨和常见的糖为原料,通过超声-煅烧法制备石墨烯/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煅烧温度、糖类的用量和种类对产物的形貌、结构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产物的电化学性能。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制备的石墨烯/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414.8m2·g-1。该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在0.5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的值为273F g-1。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次后,其放电容量仍保持237F·g-1,循环稳定性好,并且具有较好的大电流放电能力。以氧化石墨和处理的富勒烯为原料,在不同的条件下还原,通过加热回流法制备石墨烯/富勒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表明,以葡萄糖做还原剂时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形成。该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其放电容量仍保持135.36F·g-1。以氧化石墨和单壁碳纳米管为原料,通过在水溶剂中加热回流处理,在氮气的保护下,高温煅烧法制备石墨烯/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结构测试表明单壁碳纳米管分散到石墨烯的表面,接触良好。该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163.8F·g-1。经过1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为初始值的90.56%,表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构建碳碳键的反应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双碳氢键活化,得到相应的二芳基产品的方法更为理想。由于特
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打过一个比方:文艺作品跟现实之间的关系,好比是挂在墙角的一张蜘蛛网;像莎士比亚戏剧那样精妙的作品,几乎全然超逸飘浮在虚空之中,只是在末梢、角落的地方,才与我们的真实生活有点儿轻微的联系。  伍尔夫的这个比喻,也许稍加改动,就适用于在本期杂志专题报道《神·游》中介绍的那几组神奇的视觉艺术品。一批年轻的创作者从中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中汲取灵感,又用岩彩、摄影、壁画这些看似陌生的
学位
本文以一定质量比的Fe2O3与石墨的混合物为原料,采用压制法制备阳极棒;采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了碳包覆铁纳米颗粒(CEINPs)以及氮和铁元素掺杂的石墨烯。使用SEM、TEM、HRTE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