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无处不在,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对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传统的研究一直把隐喻看作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随着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现代的研究者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在思维中对于不同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概念隐喻是我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虽然目前有许多学者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在语篇层面上研究隐喻的运作及其功能的还不多见。实际上,概念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是一种有效的组篇策略,在语篇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概念隐喻本质上是从源域向目标域系统的、部分的结构映射,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因此,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特征,其本质特征就赋予了隐喻的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作为一种语篇策略,概念域之间的互动在语篇中形成语块之间的映射关系,使语篇在结构上按一定的映射模式展开。隐喻所具有的统摄力,可将隐喻的蕴涵从源点域映射到目标域,使隐喻能够在语篇的层面上延伸。隐喻延伸可以在语篇中形成系统的词汇衔接网络,并以此增强语篇的连贯性。本文尝试从概念隐喻的视角分析语篇,目的在于梳理语言隐喻化现象,剖析概念隐喻在语篇中的运作机制和隐喻的语篇构建功能,从而使读者能够站在有利的制高点分析解读语篇,透析其内涵。为了探讨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素材,从中选取了大量丰富的语篇作为例证,通过具体的个案分析,使概念隐喻的衔接与连贯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并总结出了隐喻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本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是引言,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语篇分析和隐喻的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选题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包括概念隐喻的定义、系统性、相似性和互动性。第三章选用若干语篇阐释和验证映射与衔接链对语篇连贯的作用,总结出衔接和连贯的具体方式。第四章是本文的焦点,选用两个具体的语篇探讨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第五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以及本研究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