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夏季女士合体T恤衫的湿舒适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对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选择13种夏季常见的针织T恤衫面料,测试了其透湿性能和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性能,详细探讨了水温为20℃时,不同空气层厚度(3mm、6mm、9mm、12mm、15mm、18mm)和不同测试面积(直径83mm、87mm、93mm、115mm)情况下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的3种面料进行了水温为33℃时不同空气层厚度和不同测试面积情况下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规律的研究。采用上述3种面料分别制作了胸围松量为4cm和9.5cm的女式合体T恤衫,共6件。选择6名受试者,在环境温度为(30±2)℃、相对湿度为(60±5)%、风速小于0.1m/s的条件下,对6件T恤衫分别进行了穿着实验,对胸部和背部两个测量点T恤衫衣下间隙的湿度和受试者皮肤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对胸部、背部和整体的热感、湿感和舒适感进行了主观评价。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1)由13种面料的透湿性测试可知,面料的纤维成分和组织结构相同时,面料厚度较小的透湿率较大,纵横向密度较小的透湿率较大,织物表面绒毛较少的透湿率较大。(2)对测试结果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当透湿杯水温和测试面积相同时,随着空气层厚度的增大,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率和水汽传递率占水汽总散失率的百分比随之增大,当空气层厚度达到15mm时水汽传递率达到最大,随着水汽不断地向外界环境传递,使得透湿杯周围的湿度变大,从而降低了面料“衣下”间隙与环境之间的水汽压差,当空气层厚度升高到18mm时,水汽传递率出现略微下降的现象。(3)对测试结果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当透湿杯水温和空气层厚度相同时,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率随着测试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随着测试面积的增大,水面的蒸发速率随之增加,从而增大了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压,促使水汽更快地向外界传递。(4)当透湿杯水温为20℃时,由于测试面积和空气层厚度均会影响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率,因此通过matlab软件拟合出水汽传递率与测试面积和空气层厚度的关系模型,模型为二元二次方程。(5)在测试面积和空气层厚度相同情况下,透湿杯水温为33℃时的面料“衣下”间隙水汽传递率比水温为20℃时的大。(6)由同种面料制成的胸围松量为4cm和9.5cm的t恤衫,通过穿着实验发现松量较小者在前胸和后背的衣下湿度和皮肤温度均大于松量较大者;在运动10min后,受试者对松量较小的t恤衫的热感和湿感的评分值均值大于松量较大的t恤衫,对舒适感的评分值均值小于松量较大的t恤衫;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虽然6名受试者对不同松量的T恤衫的热感、湿感和舒适感的评分值均值有一定差异,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