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多糖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水平的影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yang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白细胞介素21(IL-21)、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蛋白(Col-I)在小鼠和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昆布多糖干预后产生的效应,为其在哮喘治疗方面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选取昆明系BALB/C雌性小鼠40只,按统计学方法分为哮喘模型组、布地奈德治疗组、昆布多糖治疗组、正常对照组4组,分别记为A、B、C、D,采取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致敏及雾化OVA混悬液激发的方式造模,B组每天加以布地奈德混悬液(200ug/只)干预,C组每天加以昆布多糖(50mg/kg)治疗,D组各过程的处理均用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小鼠均于末次处理完成1-2天内被处死,分别留取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及其肺组织以完成相应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内病理变化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BALF中IL-21、TSLP、α-SMA、Col-I细胞因子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中IL-21、TSLP、α-SMA、Col-I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结果:各组小鼠均无意外出现,造模成功。B组与C组小鼠哮喘症状、肺组织HE染色病理结果情况相似,均较A组有所缓解,但严重于D组。ELISA法检测的BALF中IL-21、TSLP、α-SMA、Col-I因子水平、IHC测定的肺组织中IL-21、TSLP、α-SMA、Col-I表达情况均提示B组、C组小鼠表达低于A组,但均高于D组,差异显著(P均<0.05);各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在B组与C组小鼠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IL-21、TSLP、α-SMA、Col-I在哮喘模型组小鼠更高水平的表达,可能会导致哮喘小鼠慢性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发生。(2)通过给予昆布多糖与布地奈德治疗哮喘小鼠,结果提示昆布多糖可产生类激素样效应,能够改善小鼠哮喘症状,降低小鼠BALF及肺组织中的IL-21、TSLP、α-SMA、Col-I因子的表达,可以防止或逆转气道重塑的发生。(3)昆布多糖对哮喘的防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待将来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病史、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将入选对象分为非瓣膜性房颤(AF)组和无AF对照组,并依据研究对象AF的发作特点分为阵发性AF及慢性AF两个亚组。①对非瓣膜性AF组和无AF对
目的:   肿瘤的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表明,化学药物主要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达到治疗目的,能否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成为评价抗癌药物疗效的重要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