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下茶梅‘小玫瑰’(Camellia hiemalis ‘ShiShi Gashira’)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茶梅的常用品种‘小玫瑰’(Camellia hiemalis ‘ShiShi Gashira’)为试材,较系统地研究了低温胁迫下其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为茶梅园林应用的品种选择和树种北移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该文对茶梅低温胁迫下叶片生理生化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适合茶梅的抗寒性指标.主要结论是:REC是衡量茶梅抗寒性的理想指标;不同低温下REC结合Logistic方程可以计算茶梅的半致死温度LT<,50>,可作为衡量茶梅抗寒力的重要指标;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茶梅抗寒性的相关指标.
其他文献
松墨天牛幼虫的数量在6~18cm胸径的马尾松上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多;带虫株率随胸径的增大而减少;幼虫在树干上的分布数量下段(1~4m)>中段(5~8m)>梢段.树干2m以下带虫量占整株的2
中国西南岩溶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该区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不同岩溶地球化学背景下植被恢复的速度与成林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选取纯灰岩、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是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为我国北方油松林的本土害虫,每年大面积的发生,给松林生存和生态建设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性引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为我国特产,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是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针叶树种之一。近几十年, 杉木病害日趋严重——本研究开展杉木转抗病基因
云南松梢斑螟(DioryctriayuennanellaCaradja)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斑螟亚科(Phycitinae)梢斑螟属(DioryctriaZeller)。在云南省,云南松梢斑螟是一种具
华山松疱锈病是危害华山松林分最为严重的一类病害,其发病面积已达5967.9hm2,对长江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西部生态环境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长期以来对该病的防治进行过大量
鸟类迁徙是指鸟类中某些种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地、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的往返移居行为.鸟类迁徙现象,自古以来就为人们熟悉并进行各种探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