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战略网络稳定性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ga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适应了当前“网络化”日渐昌盛的社会生活方式,并且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如此,现实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战略网络,期望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促进技术创新、分散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但是,由于战略网络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及其嵌入其中的网络结点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战略网络能否长期保持稳定就受到质疑。据此,本文希望从复杂观的新视角,应用非线型思维的自组织理论来解释战略网络存在和进化的基本原理,以期在此基础上研究战略网络的稳定性。 本文主要部分为四章:第二章在论述了战略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基础上,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战略网络进行非线型分析,认为战略网络是一个耗散结构,具有自产生、自适应、自复制的“自组织特性”。第三章是对战略网络稳定性的分析,主要分析战略网络的熵流,认为影响战略网络熵增的因素就是影响战略网络稳定性的因素。第四章借助林健、李焕荣(2005)建立的战略网络内部相互信任激励模型及策略展开对于信任机制在战略网络稳定性中的作用的分析。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协同学在战略网络稳定性中的应用,指出协同和竞争是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的动力,并认为“序参量”是衡量战略网络稳定性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演化博弈论和计算机仿真模拟两种方法探讨了维持战略网络稳定性的序参量是什么。分析得出:战略网络稳定的状态有三个,完全合作,完全竞争,竞争和合作共存,而具体到某个战略网络或者一个战略网络的某个发展阶段,它究竟处于何种稳态,则与网络内企业相互博弈的支付矩阵的取值有关。 总体来看,文章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对企业战略网络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用序参量来描述战略网络的合作竞争机制和稳定性机制,这是企业战略网络研究的新突破,开辟了战略网络管理研究的新视角,提出了战略网络合作、稳定性研究的新观点。为了确保这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战略网络研究的科学性和所得出结论的健壮性,此文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理论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工具上充分借鉴了演化博弈的方法体系和计算机仿真模拟体系。
其他文献
供需链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组织形式,供需链管理在国内外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中,建立完善的供需链绩效评价体系与供需链的激励机制是供需链管理发展的重要内
一rn还没进村,就看见两辆挖掘机在塬上忙活.半个山头已经平掉,黄土溢满路沿.不远处就是高速路,时不时能听见轮胎摩擦路面的声响.王亚楠还以为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也跟扶贫相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