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其风险承担水平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紧密相关。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新时期,迫切需要安全稳定、结构均衡的金融环境作为内在支撑。近年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稳金融”成为我国当前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关键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地实施管理和控制,以防范风险积聚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亦成为金融学界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作为市场活动的经济实体,一方面,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其经营目标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实现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是货币供给的核心,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其是否能够稳健运行,能否肩负起对社会、环境、公众的责任,不仅关系着自身经营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一国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以往研究主要分别关注了宏、中、微观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机制,而本文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探讨了社会责任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如何影响传统的宏、中、微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机制,从而为构建新时期安全稳定、结构均衡的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经营新理念提出了新的政策建议。结合对于已有研究的回顾与梳理,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本文认为维护金融稳定是商业银行在宏观层面上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则需要商业银行承担中观层面的社会责任;而自身治理结构的完善、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健全则是商业银行践行微观层面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本文引入社会责任变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对已有文献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基础回归结果分析方法,结合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论,探讨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对其传统金融风险承担机制的调节效应,据此就新时期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资产经营管理更好的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会显著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引入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后,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被进一步强化,而资本监管对其的影响则趋于弱化。具体而言,在传统金融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中,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更为积极,自身风险承担水平相应提升;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币政策趋于紧缩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会更加保守,导致风险承担水平降低。这说明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引入增强了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即,使后者进一步降低或提升。当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其面临的资本监管则相应减弱,此举提升了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当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面临的资本监管增强,自身风险承担水平相应降低。而引入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后,原本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得以减弱,即,使其提升或下降的幅度变小。整体而言,社会责任的履行增强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对于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其风险承担水平下降程度减小,即较不履行社会责任相比,风险承担水平得以提升。第二,从中观层面来看,行业竞争会显著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社会责任因素的引入进一步强化了行业竞争的影响作用。根据实证结果,商业银行竞争越激烈,其风险承担水平越低,即,垄断提升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竞争降低了其风险承担。同时,本文研究了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宏观经济波动会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引入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后,行业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作用明显得以加强,即,使其风险承担进一步降低或提升。第三,从微观层面来看,治理结构会显著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引入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后,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实证结果,在股权结构方面,股权集中度的提升会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股权性质对其风险承担水平影响不大,引入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后,股权集中度仍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同时非国有银行相对国有银行而言,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其风险承担水平降低。在董事会特征方面,董事会规模越大、独董比例越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低,存在兼任问题时风险承担水平提升,女性董事比例与风险承担水平关系不大。加入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考量后,董事会规模仍与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但影响作用有所减弱,女性董事比例与风险承担水平开始呈现正相关,其余则不再相关。在管理层激励方面,高管薪酬越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低,引入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后,该种影响被减弱。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新时期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经营管理的几条政策建议:在宏观层面,一是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政策协调,推进“逆周期”调控向“跨周期”调控转变,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以更好地实现“稳金融”的目标;二是要施行“因机构而异”的结构性调控政策,引导规模较小、成长性较强的商业银行通过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合理提升风险承担水平,从而增强自身经营实力。在中观层面,要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对银行机构的控制力,适度提高行业集中度,进而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实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微观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更好的实现商业银行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