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Foxf2基因属于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其编码蛋白C端含有翼状结构的螺旋—发卡—螺旋DNA结合模序,能特异性地识别DNA上的结合基序5’-AATAAACA-3’并以单体形式与之结合,N端有两个转录激活结构域,该蛋白通过招募共激活因子与基础转录机器中的成分相互作用来激活转录。FOXF2蛋白在胚胎发育和组织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无研究报道Foxf2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本研究室在前期研究中发现Foxf2mRNA在乳腺的淋巴结转移癌较其配对的原发癌表达下调,提示该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病例的研究,分析Foxf2与乳腺癌患者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评价其作为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预测Foxf2在乳腺癌转移中的调控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Foxf2对乳腺癌转移的调节。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临床病例中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Foxf2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基于前期基因表达谱数据,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Foxf2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绘制以其为中心的多基因间网络调节关系图;以乳腺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等技术,分析在不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系中FOXF2蛋白表达与转移能力的关系。结果:1.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Foxf2mRNA表达量与无转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均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32和0.003。2. Foxf2mRNA低表达率在临床分期Ⅲ期组较Ⅰ~Ⅱ期组高(P=0.003);淋巴结阳性组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8);ER阴性组高于ER阳性组(P=0.016);PR阴性组高于PR阳性组(P=.036)。3. FOXF2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和临床病理因素间均无相关性(P>0.05)。4.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与Foxf2呈相关性表达的基因共135个,其中与ECM重塑相关的候选基因42个,包括ECM成分16个,ECM降解酶及抑制剂9个,细胞信号分子17个。42个ECM重塑相关候选基因中,9个信号分子的启动子区-2000bp至转录起始点不存在Foxf2结合模序,是Foxf2上游调控其表达量和转录活性的候选信号分子;17个基因启动子区-2000bp至转录起始点存在Foxf2结合模序,是Foxf2下游转录调控的候选基因。5.低转移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T47D FOXF2蛋白表达量高于高转移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S和MDA-MB-435S;前者表达上皮特异性E-Cad,后者表达间质表型的蛋白N-Cad和Vim。结论:1.Foxf2mRNA的低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相关,是潜在的预后预测标志物。2. NF-kappa B和IGF等信号是启动Foxf2表达的信号通路,Foxf2通过转录调节ECM组分、ECM降解酶及抑制剂和信号分子调节细胞外基质重塑,从而影响转移过程。3. FOXF2蛋白的表达有利于乳腺癌细胞上皮表型的稳定,具有潜在的抑制癌细胞转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