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神经症性障碍,在年轻人中多见,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仍没有明确有效的治愈方法。国内有研究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躯体形式障碍,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而目前国内关于医学院校大学生躯体形式障碍的心理干预研究的相关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首次采用内观认知疗法对医学生躯体形式障碍进行心理干预,评价其干预效果,并分析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机制,旨在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为躯体形式障碍的干预提供参考的依据。研究方法:2018年3月-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在读本科学生群体中使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总分>36分)进行筛查,经医学诊断后最终纳入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6名大学生参加本课题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到两组,内观认知干预组(NCT组)33人,对照组33人。NCT组进行为期7天的半集中式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在相同时间段内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自学。在入组时和干预后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NCT组和对照组)各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工具包括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非理性信念量表(IBS)、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应对方式量表(SCSQ)。通过比较干预前后NCT组和对照组各量表的得分,考察内观认知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由于中途脱落2例,最终的结果分析纳入NCT组32人(男生8人,女生24人),对照组32人(男生10人,女生22人)。干预前基线测评显示两组人员一般情况以及各评估指标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1)干预后,两组间SSS总分和各因子分比较,NCT组得分较对照组得分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T组干预前后比较,SS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前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前后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CT组干预后SSS-S各单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干预后,两组间TAS-20总分和各因子分比较,NCT组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T组干预前后比较,TAS-2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较前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前后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两组间IBS总分和各因子分比较,NCT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T组干预前后比较,IB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较前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前后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两组间SCCS总分和各因子分比较,NCT组与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T组干预前后比较,SCCS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以及自我的刻板性得分均有减少,自我的灵活性得分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前后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两组间SCSQ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NCT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T组干预前后比较,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较前增加,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较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相关性分析:NCT组干预前S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部分其他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呈正相关;NCT组干预前后SSS得分差值与部分其他量表总分差值及因子分差值的呈正相关。(7)中介效应分析:NCT干预可直接影响躯体化症状,述情障碍、非理性信念及自我和谐在NCT干预与躯体化症状之间存在多重中介作用,效果量分别为18.014%、17.730%、25.532%。研究结论:(1)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躯体形式障碍医学生的躯体化症状,降低躯体化症状严重程度。(2)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躯体形式障碍医学生存在的述情障碍,有助于提高其情绪情感表达。(3)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有效矫正躯体形式障碍医学生存在的非理性认知,使其观念想法更加客观合理。(4)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有效促进躯体形式障碍医学生的自我和谐,使主客观趋于一致。(5)内观认知疗法能够增进躯体形式障碍医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并且减少消极应对。(6)内观认知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NCT对存在述情障碍,识别及描述情感障碍、缺乏幻想、缺乏理性认知、面对挫折忍耐弱、自我和谐程度低、思维刻板不灵活、消极处事态度等心理特征的躯体形式障碍医学生的改善可能会更加有效。(7)内观认知疗法通过个体的述情障碍、非理性信念以及自我和谐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躯体形式障碍医学生的躯体化症状。(8)通过本课题研究证明,内观认知疗法在改善躯体形式障碍医学生的躯体化症状以及不良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群体建立积极健康理性的认知行为模式,调节不良情绪,促进健康行为。同时该疗法也可作为躯体形式障碍临床干预及预防的又一参考思路。今后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内观认知疗法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大学生躯体形式障碍的干预效果,以及远期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