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拟对40名初次确诊的HIV感染者进行6个月的治疗随访,检测治疗前后两个时期患者外周血中total HIV-1 DNA的表达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计数值。探究高效抗逆转录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实施对作为“病毒储存库”标志物的total HIV-1 DNA的影响以及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体内“病毒储存库”容量的变化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探讨HIV感染者外周血中total HIV-1 DNA的表达与治疗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建立ROC曲线,计算total HIV-1 DNA作为标志物用于判定治疗有效性的最佳截断值、准确度和特异性。由此,验证total HIV-1 DNA作为HAART疗效评价指标的合格性。方法:采用Blast-X选取HIV-1基因组中的保守序列,该序列(433-1435)位于HIV-1 gag-pol基因上,采用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设计相关引物,对HIV感染者外周血中该基因片段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扩增和相对定量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进行计数。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total HIV-1 D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和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免疫细胞计数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时期total HIV-1 DNA的相对表达量与T淋巴细胞计数值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以△total HIV-1 DNA作为指标建立HAART疗效相关的ROC曲线,计算△total HIV-1 DNA用于判断治疗有效或无效的cutoff值,以及该值所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6个月后,排除失访和不符合标准者,研究最终选取了32名合格随访者。这32名受试者在治疗前后total HIV-1 DNA的相对表达量(?x±s)分别为:1.47±0.88、0.87±0.79,t=4.99,P<0.05;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分别为344.00±157.64/ul、343.13±121.17/ul,t=0.056,P=0.956;CD8+T淋巴细胞计数值分别为755.44±362.52/ul、785.53±344.57/ul,t=-0.580,P=0.566。表明治疗前后total HIV-1DNA的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差异,而T淋巴细胞计数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量分别为△total HIV-1 DNA、△CD4+TC、△CD8+TC,对这三者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r△CD4+TC&△CD8+TC=0.653,P<0.05,表示治疗前后△CD4+TC与△CD8+TC在0.01水平(双侧)上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total HIV-1 DNA&△CD4+TC=-0.741,P<0.05;r△total HIV-1 DNA&△CD8+TC=-0.527,P=0.002;说明治疗前后△total HIV-1 DNA分别与△CD4+TC、△CD8+TC在0.01水平(双侧)上呈显著负相关。△total HIV-1DNA对应HAART治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39,P=0.005,最佳临界值(smartest cutoff)为△total HIV-1DNA=0.34,敏感度为70.8%,特异性为87.5%。结论:HAART的治疗对HIV感染者机体内的“病毒储存库”有一定的削弱效果,但在短时间内不能完全清除;治疗前后“病毒储存库”的变化与CD4+、CD8+T细胞计数值的增减有明显的直线相关性;total HIV-1 DNA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相比常规病毒载量检测具有更长的时效性,更适合用作HAART疗效评估的指标。